閱讀歷史 |

第三章 楊義臣功高引忌 (第1/3頁)

加入書籤

一個訊息是,鄱陽湖一帶的義軍首領林士弘,自稱楚王,建元太平,攻下了九江、臨川、南康、宜昌等郡,豪傑爭殺隋守令,以郡縣應之。其地北自九江,南及番禺,皆為所有。

林士弘本是鄱陽義軍首領操師乞的部將。

他和操師乞是老鄉,操師乞起事後,自稱元興王,建元始興,攻得了豫章郡,以林士弘為大將軍。時尚在從長安到江都路上的楊廣聞此訊後,便詔令治書侍御史劉子翊將兵討之。於兩個月前,十月、十一月間,在和劉子翊部的戰鬥中,操師乞中流矢死。林士弘遂代統其眾,與劉子翊戰於彭蠡湖,終是擊敗了劉子翊,劉子翊戰敗身死。林士弘兵聲大振,至十餘萬人,

乃在十二月,也就是這個訊息傳到李密、翟讓部中前不久,林士弘效仿操師乞,也自稱王矣。

九江、豫章等郡,位處江都郡的西南邊,距離江都並不算很遠,中間只隔著同安、廬江、歷陽等郡,大約七八百里遠近。林士弘聚眾十餘萬,於此稱王,堪謂已是江都的心腹知患。

……

卻且江都的心腹之患,還遠不止林士弘這一部義軍。

林士弘這部義軍,畢竟離江都還有幾百裡地,而就在江都的肘腋之間,於江都城西邊的六合縣和東邊的海陵縣,現今也各有一部義軍盤踞。——六合與海陵兩縣,與江都縣俱皆接壤,兩座縣城距離江都城的距離,海陵縣城近些,百餘里地;六合縣城遠些,兩百里上下。

六合、海陵兩縣,分別盤踞的這兩支義軍的首領,和林士弘有些不同。

林士弘是江南本地人,六合、海陵這兩部義軍的首領卻均是北方人。六合義軍的首領,名喚杜伏威;海陵義軍的首領,名喚李子通。杜伏威是齊郡人,李子通是東海郡人。要說起來,他兩人早年間,也還算是舊識,他倆曾不同程度地都參與過當年王薄等在齊郡長白山的起義。

杜伏威參與的程度輕,大約只算是外圍的參與,後來早早的,他就獨自發展起來,先後吞併了下邳的苗海潮部義軍、海陵的趙破陣部義軍等,一兩年前始,——翟讓還在瓦崗寨中稱大王,李密尚如喪家之犬的時候,這位杜伏威就已是自稱將軍,橫行淮南,名聲赫赫了。

那個被李善道擒下的胡商康三藏,在被李善道問起江淮一帶的各部義軍情況時,對杜伏威就委實敬畏有加。

齊郡長白山的起義,李子通參與的程度深些,他曾是左才相的部屬。因為李子通寬厚仁慈,與其餘盜首大都甚是兇暴殘忍不同,是以依附他的人很多,不到半年,他就有了上萬部曲。由此,他受到了左才相的猜忌。為了自保,李子通就率部離開了左才相,渡過淮河,南下到了淮南,乃在去年十月份時,與杜伏威部兩下合兵。

這本來是好事,強強聯手,杜伏威、李子通俱是英傑,兩人合兵以後,部曲也達到了數萬之眾,實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原本若是兩人聯手,是極有可能在淮南、江南搞出一番大的事業出來的。結果卻不意,李子通其人雖外在寬厚,內實非肯居人下者,於是默不作響的,給杜伏威來了一手突然襲擊,他突然發動兵變,試圖吞掉杜伏威的部曲、地盤!

要非義子王雄誕捨命相救,杜伏威還真就死在了這場兵亂中。

海陵等地,遂被李子通佔據。

禍不單行,被李子通背刺之後,隋軍聞訊,又趁機來襲杜伏威。杜伏威時傷勢未愈,不能指揮部隊,被隋軍給擊敗了,又是靠著王雄誕拼死斷後,以及部將西門君儀的妻子傅氏的揹負,——傅氏雖為婦人,勇而多力,在危急的關頭,她背上了杜伏威,杜伏威才得以逃出了生天。

接連兩次兵敗,杜伏威的部曲損失慘重,然杜伏威勇而有略,他的副手輔公祏亦有勇略,經過半年的遊擊、恢復,他重新得擁了部曲數萬,並且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