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3章 平朝鮮 (第1/2頁)

加入書籤

英俄爾岱從朝鮮歸來,一路風塵僕僕抵達瀋陽。

他悲憤交加,痛哭流涕地向皇太極哭訴在朝鮮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皇太極聽了之後,那是大發雷霆,覺得這朝鮮看不起他。這種事嘛,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正好此時朝鮮使臣團正在瀋陽參加他的的登基大典。那就將將朝鮮使臣叫來訓斥一番,再讓他們繳納一定的“保護費”,也就差不多解決了。

然而,這本來就是他做的局,怎麼可能就這樣結束。英俄爾岱又掏出了不知從何處截獲的一封朝鮮國王給崇禎的信。

信中,朝鮮國王對崇禎大肆阿諛奉承,堅定地表達了自己對大明的忠心,聲稱願意為大明誓死守護邊疆,絕不屈服於大金的淫威之下。

這信一看就不正常啊,要真是朝鮮國王寫給崇禎的,那一定會寫成不會屈服在建奴的淫威之下,怎麼可能寫“大金”這種敬語。

但這小細節對皇太極而言並不重要,他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個藉口。而這封信,無疑是一個完美的藉口。

皇太極怒不可遏,放言待自己登基之後,定要向朝鮮討一個公道。

朝鮮國王聽聞此事,頓感不妙,急忙讓在瀋陽的使臣去給皇太極賠禮道歉,並表示願意奉上錢財。

但皇太極的目的乃是收服朝鮮,豈會就此罷休?他態度決絕,毫不留情地拒絕了朝鮮的求和。

朝鮮國王見狀,心想既然如此,那也無需再給皇太極留面子。

於是,在皇太極登基之時,朝鮮使臣在三拜九叩的環節堅決不下跪行禮。

這崇禎未能達成的對皇太極的羞辱,竟被朝鮮給實現了,也不知朝廷官員們得知此訊息後是否會臉紅,不過想來他們臉皮甚厚,大機率是不會有任何反應的。

皇太極對朝鮮這個做法也挺滿意的,這回真的是得償所願了,這個藉口,再加上那封信,這回完美了。

登基儀式一結束,他便將朝鮮使團趕出瀋陽,讓他們回去轉告朝鮮國王,準備迎接毀滅。

朝鮮國王早有預料,早早嚮明朝求援。可惜的是,明朝朝堂對此事研究了好幾個月,卻始終未能找到可調兵之處,只能一拖再拖。

崇禎對此也是懶得理會,你們自己玩吧,反正這皇太極打完朝鮮,下一步就是直逼京城了。你們留在京城的官員們就好好守城吧,至於自己,反正是安全的,本來就不在京城,到時候再來一個消失,你們哭去吧。

朝堂的拖延一直持續到崇禎九年的十一月,皇太極登基事宜結束後,又準備了五個月終於準備好了十萬大軍,準備踏平朝鮮。

此次行動與以往對大明的劫掠不同,皇太極此次是衝著滅國而去,因此準備時間較長。

崇禎九年十二月一日,我們的新興國家大清開啟了它的立威之戰。

皇太極對此戰格外重視,大軍陣容堪稱豪華,代善、多爾袞、多鐸、多羅、嶽託、杜度等能叫得上名字的將領悉數出動,可惜豪格貝勒未能參與其中,只能在下面給他們默默祈禱了。

朝鮮軍隊面對如此強大的清軍,肯定是毫無還手之力,被打得節節敗退。

明朝朝廷得到訊息以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趕緊挑選將領前去支援。

苦於實在是沒人啊,也沒有人願意去,都知道抵擋不住的。挑來挑去,就選中了陳洪範。

這陳洪範本就是投機倒把之輩,接到訊息後,心中那是一萬個不情願,他所管轄之地人馬不過一兩萬,如何支援?

於是,他也如朝廷一般,採用了“拖”字訣。

等到十二月底,朝鮮國王已然投降了,陳洪範才帶著集結好的兩萬軍隊準備入朝。剛剛啟程,這鮮國王投降的訊息就傳回來了,他立刻帶著手下人馬頭也不回地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