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7章 應該走中間路線 (第1/3頁)

加入書籤

湖底叢生的柔軟的水草輕輕地搖動著,銀色的水泡時不時顫動著從水裡冒上來。紅色的魚兒躲在聽雨軒投在湖面的陰影裡,呼吸著水分子裡芬芳的含著氧分子的空氣。

春天剛剛到來,走在山裡面的人們產生一種萬物復甦的感覺。太陽散發著光輝,山上還有許多百年不遇暴雪後留下來的黃色的雪,雪層的下面,在人們眼睛看不見的地方,陽光正在進行一個非常壯麗的工作,把雪融化掉,讓它們變成水去滋潤大地。

智航師父自自然然、舒舒服服地一盤腿,以雙盤的姿勢坐到了圈椅上,對本來翹著二郎腿,現在雙腿規規矩矩併攏坐著的方自歸咧著嘴笑,嘴裡便又出現了那顆骨骼清奇的大虎牙。

“有什麼問題,儘管問。”老和尚道。

“師父,‘空性’到底是個啥,您能不能給開示一下?”方自歸問。

“《心經》第一句話,五蘊皆空啊!五蘊空是身空,還要加上一個法空嘞!”

方自歸雖然沒明白,心中倒是暗喜,心想智航師父跟喬雁書的那個師父果真不同,言簡意賅,直搗黃龍,他不跟你繞彎子。方自歸笑道:“五蘊空又是怎麼回事呢?”

老和尚道:“等到圓真以後你就知道了。身歷其境的事情你怎麼不知道呢?等到你入了《心經》的第一句,照見五蘊空,你就全明白了。五蘊空是什麼空啊?外空,內空,中間空,一切有為法空,一切無為法也空,空空,畢竟空。”

“一空到底,空到徹底。”

“但畢竟空不是斷滅空。所以接下來《心經》第二段說什麼?”

“我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就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靜怡道:“只是在相上有,性是空的。”

老和尚道:“我們大雄寶殿上看到的如來相是用,再聖不增,再凡不減,它能起一些妙用。性相一如啊。是這個道理。然而,古代大德怎麼說?一有俱有。開始是一空俱空,照見五蘊空啊,但是迴歸了以後呢,一現俱現,不是斷滅空。當今世界有公案,圓瑛老人,在上海南京路,騎在腳踏車上面,‘砰’一下進入了空性。他怎麼說?他說我只知道在一片光明之中,然後光明消失以後,誒?我也不知道怎麼了,人和腳踏車在郵電局門口停下來了,怎麼來我都不知道。這不是一現俱現嗎?”

方自歸問:“他一下子進入空,然後一下子又進入有?”

老和尚道:“對呀。而且從中他失去了很多東西,沒有在此中去證得。為什麼?因為他只是向外看,而沒有向內觀照。他在座上持咒,沒有回觀。這裡面有分別的。”

方自歸道:“我......似懂非懂。”

這時靜怡笑道:“開始有疑惑很正常呀。一個生活在二維世界裡的爬蟲,它每天在它的世界裡爬來爬去,從來沒見過一個有高度的東西,它是很難理解三維世界的。”

方自歸道:“這個道理認同。就像有一句話說,夏蟲不可語冰。”

靜怡笑道:“夏蟲經過修學,來到了冬天,就可以語冰了。”

方自歸接著問:“那這個‘空’,說山川大地都是虛妄,我能不能這樣理解?做夢的時候感覺到的東西,在夢裡都是真實的,醒來以後,我們知道它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感受到的東西,我們也覺得是真實的,但我們死了以後,才發現,原來人生也是一場夢,原來我們各種折騰做的一切事情也沒什麼意義。這樣理解對不對?”

老和尚道:“有一點對,但不全對。以為做什麼都沒有意義,就是斷滅空。然而佛法是要你走中道。”

靜怡道:“師兄,你可以學一學中觀的《中論》。”

方自歸笑道:“我以前只聽說過中庸之道。中道是不是就好像中庸之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