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雄英的遠見 (第1/3頁)
聽到朱雄英的話,那個紡織匠先是一愣。
隨後鬆了一口氣。
對朱雄英投去了一個感激的眼神。
這位皇孫殿下還是個明事理的。
知道這東西會帶來 什麼樣的危害。
那些格物學學士們卻炸開了鍋。
“皇孫殿下,這是為何?”
“這等神器做出來。”
“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不大加推廣也就算了。”
“為什麼要搗毀,又為什麼把圖紙給藏起來?”
朱雄英抬手虛按,示意眾人稍安勿躁。
“這個紡織機利國利民不假。”
“但是現在還不到它問世的時候。”
“大明的絲綢聞名天下。”
“一旦這個紡織機出世,短時間內肯定會帶動絲綢的產量上升。”
“但是絲綢不比莊稼,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來提供桑葉。”
“江浙地區,已經有無數的桑田。”
“隨著現在大明經濟的向好。”
“已經開始有人退耕還桑。”
“要是把這個東西弄出來的話,就會有更多的土地變成桑田。”
“這是我不願意看到的!”
珍妮紡紗機肯定是要面世的。
但絕對不是現在。
現在大明的民生體系正處在一個相對薄弱的時代。
有占城等地運回來的大量的便宜糧食。
百姓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種植一些經濟效益更好的作物。
江浙地區本身就是產絲綢的地方。
所以百姓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種桑樹。
只是桑樹這種東西,不比別的樹木。
根系極為發達,一旦土地改種桑樹後。
在極短的時間裡就會吸乾肥力。
就連朝廷都在刻意的控制桑田的數量。
更不要說朱雄英立志要把大明百姓的飯碗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裡。
可是一旦珍妮紡紗機面世。
必然會催動一些人的貪婪之心。
把大量的土地改稻為桑。
朱雄英絕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一旦出現糧食危機,再被有心人趁虛而入的話。
很容易就造成一朝傾覆之禍。
但是眼前的這些人並不知道。
覺得有了珍妮紡紗機,百姓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這是一件百分之百的好事。
於是便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百姓種糧食一年才能掙幾個錢。”
“把土地種成桑樹來養蠶,然後把蠶絲織成綢緞。”
“豈不是更賺錢?”
“老百姓有錢了,再用錢來買糧食。”
“也不見得會多花錢!”
江南水災之後。
受到那些奸商的影響。
朝廷已經開始逐步對糧食價格進行管控。
再加上占城等國運來的糧食。
這幾年糧食的價格雖然也有波動。
但都在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
朱雄英卻搖頭笑道:
“這件事你們想的太簡單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朝廷把紡紗機推廣開來。”
“一夜之間,絲綢產量就要翻上好幾倍。”
“這一點,你們應該能夠 預見到吧?”
面對朱雄英的問題。
眾人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點頭稱是。
若是紡紗機樣品沒有做出來之前。
朱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