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另有可種如竹蓀 (第1/2頁)

加入書籤

“種好地也是能發家的啊!不說需要大牲口的地,只竹蓀,第一年跟其他人買點,自己採點,做成菌種種上,第二年收穫一堆,再種,第三年……”

里長看著憨憨搖頭,誰能想到值錢的竹蓀能一畝一畝地種?不都是在竹林裡慢慢找嗎?

收完水稻種苧麻和油菜籽,必須有大牲口,種竹蓀憑村子裡的人足夠。

朱聞天想想後:“銀耳也能種,種不?掌握了竹蓀的種植方式,銀耳和木耳種起來就輕鬆多了,它們比竹蓀種植技術要求低。”

“種,銀耳就比竹蓀便宜一點點,灰的木耳價不算太高,咱不為了賺錢,銀耳好吃,以前採到過,脆脆的,現在種來得及嗎?”

里長一聽還有好吃的能種,表示同意,如竹蓀一般,有錢不好買,有價無市。

銀耳與竹蓀差不多,白色的少,黑色的多,黑色的市場上能見到。

“來得及。”朱聞天點下頭:“現在正是有銀耳的時候,高價買,給宮裡寫信,讓他們幫忙。

要新鮮的銀耳和灰木耳,快點運過來,咱們用袋料栽培方法種,椴木的不行,時間已錯過。

咱這附近找栓皮櫟,明年春天拿它,種,直接放到外面,無須坑道,咱這裡的氣候合適。”

朱聞天知道本地就有銀耳,安徽省一大堆地方全有野生的,關鍵沒人專門去採,百姓都忙著。

幾乎安徽所有的市皆可獲得野生銀耳,包括宣城、蕪湖、當塗。

同時栓皮櫟也多,不少銀耳就從它們身上獲得的。

用栓皮櫟的段木方式種植,相當於野生的了,產量遠遠比不上代料栽培的。

代料栽培沒有塑膠口袋,用薄的油紙代替,獲取種子需要新鮮的銀耳,村裡有玻璃瓶子。

里長不停地點頭,對,找宮裡,他說道:“咱與宮裡說,給咱一斤鮮銀耳,明年?產量高嗎?”

“今年冬天就行,種起來一片片、一層層的,給一斤還十斤。”

朱聞天其實想說還一百斤來著,又覺得不能這樣,十斤已經不錯了,當是種小麥和水稻了。

“好好,我寫。”里長在旁邊拿來文房四寶,示意憨憨幫忙研墨。

他已經不為了錢而努力了,只想吃,不好買就自己種,等種出來後天天吃。

“立秋的時候記得買山楂,那時山楂正好下來,咱們做山楂罐頭和糖葫蘆用,還得做藥。

銀耳配山楂罐頭又簡單又好吃,酸甜清脆,說著我都饞了。

蜂箱冬天安排一下,別死太多,來年開春出蜂速度慢,大棚裡要放一部分。”

朱聞天藉機會把自己想到的說出來,怕忘記。

養殖的、種植的,各個時間與需要關注的加起來很多,想要清閒就別賺錢,也享受不到新東西。

勞心者有時比勞力者更累,幹活的人只管出力氣,指揮的人需考慮不少事情。

“記得記得,我寫下來。”里長回應。

……

第二天在矇矇亮的時候,村民們去山神廟的兩畝竹蓀種植地收竹蓀,一畝收了七百多斤,鮮的。

當下的一斤重量將近六百克,因此比起朱聞天時候的種植沒減產,屬於正常,卻同樣未高產。

收完了繼續等著,還能收兩次,即兩年收三次,第一次最耗時間。

“種五十畝,剩下的留著吃,給宮裡送去二十斤。”朱聞天見沒有外人,就不裝傻了。

結果他的小夥伴們卻在旁邊非常默契地說:“種、吃,送,嘿嘿嘿嘿!”

朱聞天:“……”

“哈哈哈哈~~”村民們大笑。

然後起來晚的太子府的人尋過來,狗叫聲響起,村民帶上二十斤竹蓀迎過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