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六十七章 金銀儲備假抵押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大明的錢莊有著一套自認為完善的制度,實際上還是有漏洞的。

里長跟朱元璋講憨憨給出來的不是制度方面的,那個已經寫成書給人學了。

“把金銀鋪子給整合了,把他們沒被抓起來的人也整合了,就成了縣級銀行”

朱元璋聽完,總結一下。

里長剛才說了什麼總行、分行、支行的,都是商業銀行。

還有中央銀行,為以後發行信用貨幣準備的,比大明正常歷史上印寶鈔的正規多了。

歷史上的寶鈔是瞎印,為了搜刮百姓的錢財,像法幣後期一般。

法幣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其實很穩定的,掛鉤外匯。

“陛下說得是,就是個具體地方分級部門落實問題。”里長附和。

“咱大明要開始用信用貨幣了”朱元璋現在懂得貨幣的一些知識了,他期待著看信用貨幣怎麼發行。

“陛下,只是準備,讓咱們具備發行信用貨幣的能力與基礎,眼下還是採取金銀複本位制度。

如果黃金和白銀沒有購買力,那麼咱們大明本身的金銀少,夷人又無法透過貨幣的形式把金銀輸入進來,會阻礙對外出口貿易。

外面現在就是金銀複本位,倭國與流求幾個國家,加上高麗,他們在使用咱們的銅錢。

在倭寇甚至能夠看到唐朝、宋朝及元朝的銅錢流通。

於金融方面是好事,於國本來說是壞事,前者證明了別國對大明,或者說中國的認可,後者是中國銅少,重要資源外流。

陛下一直想發行寶鈔,正是由於這點,想來跟陛下提議發行寶鈔的大臣也是如此考慮的。”

里長搖頭,否認要立即發行信用貨幣,對國內沒問題,對外不好處理了,得讓外面的國家有貨幣來買東西。

朱元璋沉吟片刻:“外面的金銀多嗎”

“多!”里長點頭:“隨著大明的商品出口增加,也在海路與陸路交通逐漸便利下,會促使夷人加大開採量與提高開採技術。

到那時,可能會出現一個情況,即夷人金銀開採的成本降低,尤其是白銀,銅自然也是。

然後他們的購買大明商品的成本自然下降,那麼這裡面就會有個問題……”

里長聲音變大,說給大臣們一起聽。

外面對大明商品的需求促進大明需要的物資與貨幣被大量種植、養殖、開採出來。

夷人所在的各個國家、部落被動研究新的技術,從而獲得更多的大明商品。

如果外面不接受大明的寶鈔,在種植、養殖的技術上提高很多,那麼出口給大明後,大明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商品,夷人就會兌換金銀帶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明最直接的辦法是禁止金銀出口,盯住走私,這是沒有辦法情況下的手段。

更好的辦法是同樣提高大明各行業的技術,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那麼還是金銀流入,將來夷人開採多少金銀,都比不上高附加值商品的利益多。

同時金銀的產量始終比不上技術的提升速度,現在不放棄金銀複本位制,才能獲得夷人的認可。

然後將來把金銀放在中央銀行中,不允許兌換,作為國家儲備,想外流也流不出去。

到時候夷人可以把金銀賣過來,換取大明的寶鈔購買大明商品,而不是直接把金銀當成貨幣。

金銀是否是貨幣呢看整個天下的金銀儲備量有多少,不像種地,種了一茬又一茬,開採終究有極限。

金礦會一個接一個挖空,銀礦亦如是,土地的年年有。

故此茶葉、絲綢確實是正常出口的好東西,所以……應該儘量給大明的百姓用,而不是用低廉的價格賣給夷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