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自古有人先扶志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官員們自我分析不影響隊伍行進速度,大家騎馬、乘車,去千靈山,明朝此時就叫房山,叫房山縣。

這裡乾旱了,地勢高,無降水,關鍵綠化面積不是後來那麼好,有大量的石頭。

千靈山所在是房山的一部分,歸方山縣管,離太液池挺遠呢!走路是不行的。

即便騎馬、乘車,今天晚上還得在縣裡住。

為什麼石頭那麼多,還有人居住這個……人家山頂洞人就在這裡生活,說明適合,特殊情況除外,但能堅持。

隊伍一路急趕,終於在晌午的時候抵達。

朱聞天上次回來路過沒到過此處,現在打量,找不到熟悉的影子,山怎麼這麼禿

最乾旱的地方,百姓住在土坯房裡,房子外面的牆上草枯黃,房頂也是草的,不見瓦片。

還有百姓乾脆直接在山腳下高一點的位置挖洞,跟山西的窯洞似的,沒毛病!山頂洞人就這麼幹的。

地形好,易守難攻,很多年前,估計水源很充沛,山上也是跟後來一樣鬱鬱蔥蔥。

整個一大片區域有高低不同的山、不一樣的礦石、平原、河流。

石頭品種多,符合石器時代大家找工具的便利性特徵。

再看山頂洞人,不,大明百姓,正圍著一口井往外打水,顯然剛鑽完,原有的井又用昨天運過來鑽井機往下打的。

向下打,又打出水,百姓幫忙把渾濁的水給提出來,一邊提一邊往木桶裡裝,裝滿後,一個人挑扁擔給送到山上開的菜地裡澆灌。

又有工匠拿工具給百姓修臺階、提前來紮營的護衛們給百姓修葺房屋。

小村子中沒有暗渠,只有為了應對雨水的明溝。

孩子們同樣圍觀,小的孩子不管男女,全光著身子,也不怕曬,頭髮枯黃。

“房山縣是怎麼回事兒”朱棣愣一下,轉頭看官員們。

“殿下,此處歸房山縣管,卻離縣治所很遠,說是讓遷到就近,百姓不幹,那邊琉璃河還有一些水呢!

村子裡的兩口井還是上次乾旱前給挖的,平時百姓喝山泉水,有小溪。

村民就習慣這個地方的生活方式,不好強遷,到時候他們再往回跑……”

知府必須出聲,他解釋緣由,不是不照顧,是百姓不配合。

“知縣呢”朱棣壓著火氣問。

‘噗嗵!’十幾步遠的地方一個人跪下:“臣房大山有罪!罪該萬死!”

“你這姓和名,這什麼村多少戶、多少口”

朱棣又愣一下,房山縣知縣房大山那個大字多餘。

“回殿下,此村叫下山村,戶六十二,口二百七十九,其中原來的口二百零五,兵荒時逃過來九十餘口,後來又死人了。”

房大山依舊跪著,沒讓他起來,敢起身就可以拿欲行刺為藉口幹掉他。

“起來吧!本王自己看。”朱棣瞪對方一眼,又瞬間滿臉笑容“里長,村子的名與下丘村只一字之差。”

“殿下放心,會量腹而受,量身而衣。”

里長明白,人家村子就不搬,朱棣不會傻傻地叫人家遷徙,現在的情況指望房山縣的官員顯然不行。

下山村與下丘村差不差一個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求助了。

“麻煩里長了!”朱棣笑了,說明有辦法,這破地方得怎麼做呢真為難人……

“快,過去給弄衣服,小孩子要大一點啊!孩子長得快,大兩圈,鞋子不要大,多給做幾雙,平時穿草鞋。

大的穿剩下,還能給小的,衣服也是,記得給帶些邊角料的布,打補丁用。

其他的東西讓村民排好隊,太醫呢王叔,石膏拿來了是不太醫保證忘。

花眼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