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二十章 風俗有別節同處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太陽一早跳出來,紅彤彤的,天上沒有幾朵雲彩。

等著生孩子的和生完孩子的婦人全在劃出來的區域,由於新生嬰兒聚集在一起,正適合宮女、太監給百姓講嬰兒照料課。

只要有一個寶寶哭,就會引起一群寶寶哭,如何把寶寶哄不哭,絕對是門學問。

有資格在此的官員家人趕到,住進分配的屋子裡,做不了什麼人倫之事,不隔音。

“咱叫你們休沐回去,你們非要把家人找來,今天夏至,明日端午,給你們放五天假,你們非不要。唉!”

今日公立六月二十二,夏至,農曆五月初四,明日正好端午,挨著!

朱棡叫官員們回家休息,官員們集體拒絕,並且讓人把家人全帶來。

他們不敢休沐,過幾天隊伍走了,他們就學不到知識了。

官員們懂,下丘村才是最好的師父,每天講一段學,比起其他地方的官員先接觸。

一直有辦學的大儒,人家呆在一個地方,許多人不辭千山萬水、道路艱險趕過去。

要麼是跟好友相互研究,書信往來,輕易見不到那些厲害的。

大儒能講的,聽朱里長講課時,偶爾也會提到儒家、法家、兵家、道家、縱橫家、墨家等知識。

把那些知識給融匯進了新的學問裡,信手拈來,講的東西以前偶爾會有那麼一點靈感,有的則想都不曾想過。

知道下丘村有一個高人,高人見不到,朱里長已經夠用。

找別人,總得送些東西吧!還耽誤自己官府的事情,朱里長現成的,並且給提供食宿。

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人家晉王殿下都是求來的,到封地一次,路過秦王殿下的封地,再到燕王殿下的,聽說還得去別處。

證明下丘村不可輕易出來,出來必須多去幾個地方,一次把事情解決。

如是考慮,官員們商量一番,把家眷派人接來,反正都是免費吃住,再叫太醫望聞問切一番,怎麼看都是賺。

“殿下,臣等一心為公,公在私先,怎可因私而廢公多少百姓嗷嗷待哺,幾許稚兒尋見天日,值此……”

“行了行了行了,家人來了休息一下,幫著包粽子,收了不少大黃米,去年的幹棗子泡好了。”

朱棡打斷郭知府的話,對方說的話沒有實際意義,包粽子是正事,已經有商家開始賣大小黃米和葦子葉、馬蘭葉。

太原府沒有糯米,只有黃米,大黃米煮的飯和糯米差不多口感,哪個好吃……都買來煮一下嚐嚐即知。

葦子葉包粽子,馬蘭葉捆粽子,有條件的放個泡好的大棗,棗少放半個也算好的。

本地還沒有肉粽,葡萄乾也不放,花生……夢都夢不到。

大黃米就是杜甫詩中寫的新炊間黃梁,杜甫在華州當官,華州南邊是渭水,東邊是黃河,隊伍過來的時候路過,朱樉的封地。

大黃米熱的時候特別燙,需要一邊吃一邊吹,很多做成黏米的糕,炒爆米花也行。

跟它同一個屬的南方的,那個比它小一點,叫小黃米。

北方的小米跟南方的小黃米與北方的大黃米都不同,北方沒有小黃米,一說小黃米就是小米。

小米同樣能煮飯,口感不咋好,熬粥才是最香的。

北方沒錢買大黃米的人家用小米,小米也沒有的用蕎麥來包粽子。

“殿下,今年百姓全有米來包粽子,不用蕎麥。”柴同知趁機彙報好訊息。

“準嗎萬一有人包呢”朱棡表示不信。

“除非他們家想吃蕎麥的粽子,去年種了不少雜糧,今年給他們換大小黃米。”

柴同知表示別人非要拿蕎麥包,他沒辦法,不是缺東西。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