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生活精彩人又歸 (第1/2頁)

加入書籤

本地百姓不會在乎女真人的來去,他們已經習慣了互市地方的熱鬧與冷清。

眼下有活幹,有錢賺,同時又是建設自己的家園,這活幹的舒心。

孩子們開心起來,之前下雨,他們需要學習,反正出不去,就關在一個個的大房子裡一起學。

今天三伏,放假一天,他們回家把麥子拿出來,看看有潮的沒,潮了就晾曬,其他的排隊等著給磨成面。

隊伍沒來的時候,大家只能用磨和舂來把麥子變成面,要麼直接蒸,蒸麥飯,麥飯可不是把麵粉和野菜什麼的混合在一起上鍋蒸,它是直接蒸麥粒。

這個麥粒的口感遠遠比不上大米,吃起來有點酸,咽的時候口感又不好,懶人家就這麼幹,勤快的哪怕用舂也要弄出來麵粉。

隊伍一來,有磨面機,可以把麥子磨成各種比例的麵粉。

百姓們非常實在,他們要求百分之磨一次,一直磨到六零粉,磨完分開裝,回去吃的時候再往裡一起兌。

除非是想吃白麵了,一般包餃子用白麵,否則蒸饅頭什麼的就兌,最後剩下的白麵多,蒸菜饅頭是百姓的最愛。

哪怕是烙餅,也要用不好的麵粉混合著菜一起烙,不放油,這個耗油耗得太厲害了。

“裝置留幾臺吧!包括磨水稻的,以後鼓勵大家多種水稻,咱們好能吃到,百姓自己也能換換口味。

這河邊不種水稻可惜了,規劃出一些水田,把旁邊的輸水渠給挖好。

水車要造結實了,帶著水到高的地方順溝渠流下,時刻為水田補充用水。”

里長負責在這裡的事情,其他人只管打下手,這是朱元璋給的權力,給高人的。

其他人不適合管理定遼都衛,哪怕劉晟,他自己的本事就那麼大,守住便好。

鈴兒忙著收拾東西去滷,這個再不滷晚上就吃不到了,要滷很長時間,否則不入味。

她把豬蹄洗乾淨,單獨滷,不跟別的東西放一起,豬大腸做滷煮,不弄殺豬菜吃,小腸自然是灌紅腸,要等一天才能吃到。

她扔到東西:“咱們做豆腐吧!讓百姓用豆子來換,按照規矩換,一斤豆子換二斤豆腐,一次處理的數量越多,咱們做出來的豆腐比例越大。”

她知道百姓在磨面、給稻子去殼,不過不拋光大米,拋光的少了一種香味,胚芽不磨下去。

磨胚芽是為了好儲存,因為大米發黴的時候先從胚芽開始,百姓吃大米,不可能儲存那麼長時間,一次就磨一點,幾十斤而已,大部分種水稻的會把稻子帶殼賣掉,運到應天府,下丘村和皇城愛吃。

這個胚芽才香呢!蒸完的米飯不用菜,直接吃,跟山東同一個緯度種的小麥蒸出來的饅頭一樣,當零嘴吃。

當然,孩子們願意用這種大米飯拌白糖,或者是醬油,一次能吃很多,反正長大了就拌不了白糖了,看著就膩味。

不過大人有厲害的,一碗大米飯盛上來,倒進去半瓶二鍋頭,然後就那麼扒拉著往嘴裡送,看著不膩味,噁心,想吐,這是怎麼吃進去的

現在收了一些大豆,百姓自己會磨豆腐來賣,出豆腐率低,一斤豆子出二斤二兩豆腐。

有人買豆腐的時候,還要多搭一點,一般是用秤來稱,人家買一斤,切的時候正好一斤,等拿回家,再一稱,保證掉分量,有水掉了,故此多給點,回家一稱,正好。

下丘村有裝置來磨大豆,磨得細細的,豆腐的蛋白能夠更多地溶進水裡,剩下豆渣。

做好了一斤能出二斤半豆腐,換一種技術出四斤,那個豆腐含水多,嫩。

現在出二斤半夠用,剩的豆渣還能吃,混合上其他東西炸素丸子。

主要是大家想吃幹豆腐和豆腐乾、腐竹、豆皮了,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