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三十六章 歡笑曾憶戰爭痛 (第1/2頁)

加入書籤

‘嗡嗡嗡……’蒸汽機在努力地發著電,整個石臼湖,包括斜對岸的百姓全跑過來等著吃席。

大家看著電燈,又望向遠處那兩個不知疲憊,始終收大豆的大傢伙,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明天把那個什麼耕的機器組裝上,幫大家把收完大豆的地給耕好,準備種冬小麥。”

朱元璋見百姓那種吃驚的神色,心中高興。

大明缺少人口,許多地在那荒著無人耕種,越荒越沒人願意種,越不種的地越不好。

尤其是周圍一片地方沒有人家,那麼就沒人跑到那個地方自己蓋的房子生活。

現在有了好用的機器,派軍隊過去都可以,反正不需要大量人手。

“咱們兩個村子的人,可算是能歇一歇了。”黃里長也開心,誰願意彎著腰用鐮刀割豆秧?

豆秧比小麥和水稻難割,第一天從早割到晚,第二天醒來渾身痠疼,咬著牙也得去地裡繼續割。

如果種二十畝地的豆子,就得割上一個月,一天兩畝是最好的時候計算的,天天割,身體扛不住。

一個月顯然不行,耽誤種小麥,那麼家裡的老人和媳婦兒、孩子都得上陣。

現在好了,等著這邊的兩臺裝置,還有另一邊的一臺裝置幫忙。

三臺大傢伙,一天就能割出來五百畝,大家看看哪個地方的不好用機器去割,一起拿著鐮刀給解決掉。

“陛下,咱留下人手,再組裝兩臺吧!把零件用上,與其放著零件,不如給大家使喚。”

里長盤算一下,還有不少地,種大豆的時候這邊的人富裕了,捨得下種子,估計今年等著收,都可能要僱人。

這大面積種植,沒有裝置真幹不動,能把人活活累死。

“你村子那裡也要收大豆了,難道讓咱的人拿著鐮刀給你收?哎呀!這個仗打的,天災人禍,把人打沒了、地打荒了。”

朱元璋提起下丘村,那裡還有大片的大豆種植呢!那裡的大豆會當成種子給別的地方,產量就是高。

“下丘村有冶煉的地方,咱們的工匠多,到地方用小蒸汽機做點裝置,數量多了,效率一樣高。所以咱們要珍惜不打仗的時候,看看何處不安穩,儘量提供吃的和穿的。”

里長有辦法,只要有工匠和材料,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同時他跟著說戰爭的事情,這場戰爭打了十七年。

而且打仗之前屬於天災不斷,黃河都決口,乾旱的地方乾旱、發水的地方發水,加上官員腐敗,終於有人承受不住了。

這個過程當中,很多土地都是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兼併嚴重。

一番連續戰爭打下來,各路軍隊跑來跑去,他們路過村子和縣城的時候保證有人手上不乾淨的。

不參與的百姓想好好生活是不可能的,趕上夏天要收穫冬小麥的時候,一路軍隊路過,正愁沒有糧吃,順手就把地裡的小麥給收了。

如果來的軍隊晚了一個月,看到小麥已經收完,更好,不用自己收,去敲門喊老鄉。

在這等情況下,百姓不願意種地,種了自己吃不到,還白白受累搭種子,乾脆咱也參軍打吧!

接著就是等各方勢力形成,開始發行自己的貨幣,穩定後方,這時百姓才算安穩。

然後這些勢力再打,有一個勝出,其他地方的百姓又完了。

當下是大明建立的第五個半年頭,算六個吧!百姓在努力地恢復著戰爭留下的傷疤。

里長的意思是,現在朝廷糧食多了,可以給窮的地方發一部分,怎麼發需要一些智慧。

直接給人家百姓顯然不行,百姓不能習慣了不勞而獲,可以透過表彰,或者讓百姓幹一點百姓自己就要乾的活兒,給他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