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八十四章 因地制宜人世茫 (第1/2頁)

加入書籤

四月二十五一早,天是陰的,小雨是淅淅瀝瀝地下著的。

親王們的華蓋傘撐起來,出發,早飯還未吃就先去做事情,正事,故此儀仗得有。

“依仗的東西帶著太佔地方了,多虧之前扔在三弟府裡。”

朱樉不喜歡打儀仗,耽誤時間,另外風大,吹著雨還是會讓人接觸到。

沒有儀仗的時候坐封閉式的車,儀仗的車需要敞開,一直也沒有封閉的車來代表儀仗。

“是大事兒,沒儀仗不行,多佔地方了,怪不好意思的。”

朱棡一臉羞赧之色,他被教的已經懂得不可以隨便佔百姓便宜了,現在就去佔。

太原府女子的輔助性官方單位,或者說部門、衙門,他新成立的,不在陽曲縣的衙門中。

專門劃了一塊地,沒劃在晉王府之前規劃的地盤上,也沒劃到他老丈人家附近。

說好的,老丈人家那裡弄個市場,收取費用,這樣就有錢了,還沒人說與民爭利。

現在呢!選的地址是晉王府和謝府之間北面的一個地方,跟兩個府成等邊三角形。

地址是下丘村給選的,一個是政治因素,這個特殊的地方有著特殊的職能,離哪一個府近了都不好。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選的地方有個大溝,那個溝沒有水,夏天的時候下雨有水,然後水位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才能流出去。

那個地方就成了一個死水區,不同的地方的稱呼不一樣,有的叫海子,有的叫泡子,有的叫措。

這個位置朱聞天怎麼想都想不出來有啥資源,否則他就找人挖了。

說明是正常自然形成的,不管是地震,還是曾經有洪水沖刷。

他打算把這個溝填上,填完了就有一大片土地,蓋房子用的,不是種地,種地現在那裡種著呢。

溝的裡面,百姓給慢慢修成了梯田,不種糧食,只種蔬菜。

若是蔬菜產量高,種就種了,支援百姓種,不收走,百姓多一些收入。

實際情況不是,它是溝,陽光照射的時候只能照到背面那個坡,南邊屬於背陰。

又由於溝比較深一點,五十多米,上面的三十米左右有陽光,下面的二十米沒有。

有什麼呢有野菜,陽坡有陽坡的野菜,陰坡有陰坡的野菜。

於是朱聞天要把溝給填上,離正常發展的地方太近了,不適合蓄水,否則周圍的土會向蓄水的溝裡坍塌。

留著它也不行,總有人掉下去,摔不出什麼問題,坡是緩坡,除非喝多了直接那麼滾著摔。

把這個溝填上,其他地方的人就不用繞遠走路了。

以前的人不填是填不了,需要大量的土石方,拿什麼土來填

現在能了,要求百姓把家裡的爐灰什麼的集中起來,最後推到溝裡,順便解決了一部分爐灰清理的問題。

把地點建在此處,就是個地標,將來有什麼爐渣、扒房子的破磚頭、燒磚沒燒好、燒陶瓷燒壞的,一律往裡扔。

百姓種了地,官府直接說給你弄沒了,加上認為把高的土坡用蒸汽機裝置給鏟了運土來填,百姓會跪在衙門面前。

現在有了政治因素,找個理由,比如陰氣太重,把女人解決問題的所在放在這,種地的話可能吃了這個菜就出問題。

反正百姓好糊弄,騙一騙,百姓少了種地掉下去摔傷的風險,又多了一片地,跟對面連上。

工匠們已經提前過來看地形,考慮怎麼建建築,要把將來填完溝的一起規劃進去。

“不錯,就這裡了,溝怎麼形成的得填上一兩年吧旁邊的小山挪進來。”

朱棣身上拴了兩根繩子,讓人拽住自己,到溝邊往下看,那裡有盤旋下去的下路,他不想下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