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七十五章 結義柒 (第1/3頁)

加入書籤

宋仁杰勃然變色,皺眉道:“豎子敢爾!”他平常好做文人打扮,自詡文武雙全,沒事還要裝裝斯文,沈放如此挖苦,正戳到痛腳。

楊燻炫卻是一笑,拱手道:“沈小友倒是博聞強記,不想如此冷僻文書也曾讀過,我等倒願請教一二。”他在臨安城林府見過沈放一回,沈放堅毅不拔之言行倒是叫他甚有好感。

當日楊燻炫雖與沈放為敵,但也曾出手幫了沈放一下,沈放恩怨分明,對此人倒無敵意。見他客氣,自己也是以禮相待,還了一禮,道:“請教不敢。當下之計,自是要先搶收稻穀。但蝗蟲過境,只為覓食,此處沒有,自然要往下去,一樣禍害邦土。況且除卻稻穀,還有稻葉草木,此皆蝗蟲之食。因此蝗蟲過境,必要竭力撲滅。”

宋仁杰冷哼一聲,道:“這還要你說,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自然要撲殺。村夫俗子也知持掃帚撲打,放雞鴨啄食。”

沈放搖頭道:“蝗蟲綠時,雞鴨愛吃,一旦變作飛蝗,雞鴨反不願吃了,甚或有雞鴨食之而死。況且雞鴨有限,根本不足掃滅大量蝗蟲。至於人力亦然,單靠追撲,收效甚微。須得由官府牽頭,發動鄉里,協作滅蝗。”

關於蝗蟲是否有毒,其實也有爭論。現代研究發現,變異後的螞蚱體內會合成兩種有毒物質:苯乙腈和氫氰酸。苯乙腈毒性較低,但是會揮發,氣味濃烈,氫氰酸不會揮發,氣味不強,但是有劇毒。

聚集的蝗蟲氣味濃烈,大多數鳥類已經不敢捕食。飛蝗之毒可能對人而言微乎其微,不起作用,但對於雞鴨鳥類,卻可能致命。

歸無跡倒是越聽越有興趣,道:“你接著講。”

沈放道:“治蝗之法,亦如交兵。敵軍勢大,不能一鼓滅之,只能一點一點蠶食。蝗蟲途徑之地,皆要下力滅殺,一為保護物產,二為不教流毒擴散。若是組織得當,抗擊有力,能減災三成。不管滅蝗一分還是兩分,蝗群雖眾,終有競時。各地依此為計,不斷消磨,終能將蝗蟲撲滅。滅蝗非一城一地事,而是邦國事,天下事。”

沈放所言,大有道理。各地百官遇蝗蟲過境,首先想的都是保護轄內稻穀物產,減少自己損失。至於蝗蟲殺滅多少,是否飛去鄰縣州府為惡,那是於己無關,甚或還會相互推諉。

北宋名臣錢勰便有這麼件事,他為如皋令,會歲旱蝗發,而泰興令獨紿群將雲:“縣界無蝗。”已而蝗大起。郡將詰之,令辭窮,乃言縣本無蝗,蓋自如皋飛來,乃檄如皋請嚴捕蝗,無使侵鄰境。

錢勰得檄,輒書其紙尾報之曰:“蝗蟲本是天災,即非縣令不才。既自鄙邑飛去,卻請貴縣押來。”

楊燻炫緩緩點頭,看沈放眼光也是不同,道:“沈小友此言大有道理,蝗蟲一來,各處哀聲一片,都道事不可為,索性放棄抵抗。殊不知若人人想的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何異縱匪為患,遺毒鄉鄰。”

蕭平安也是暗暗點頭,心道我這兄弟當真是有才學,眼光也是不同。

歸無跡道:“這大力撲殺,可有妙法?”

沈放道:“最得力之法,稱作‘塹坎掩埋法’。《論衡》《農政全書》《捕蝗考》皆有所載,於蝗蟲降落處挖深廣各兩尺之坑,坑間相距一丈,兩旁以木板門扇接連八字排列,驅趕蝗蟲入坑,以土覆之。一坑可埋蝗蟲過萬。其次可用火燒法,夜間燃點篝火,蝗蟲飛近,燎斷翅膀,自落於地。平常蝗蟲乃是晝出夜伏,但化為飛蝗,卻是一刻不停。再者可以漁網高舉,樹立田間埂上,也能大量滅蝗。此皆有用之法,但若要事半功倍,最最有效的辦法,卻是花錢。”

蕭平安奇道:“花錢?”

沈放道:“不錯,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蝗蟲雖巨,人亦不少。若能調動民力,不分男女老幼,青壯強健,人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