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五十三章 戾氣陸 (第1/3頁)

加入書籤

封於修道:“我已叫下面人在二十四橋備好一隻大船,等咱們過去就起船。”

封萬里道:“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聞名已久。但聽聞,二十四橋本是隋置,都以城門坊市為名。後韓令坤新築揚州城,二十四橋已是難考。不知是二十四橋哪一座?”

封於修笑道:“大師差了,這二十四橋並非說的二十四座,而是橋名就叫二十四橋。此去向南一里多便是。”

倪虹裳格格笑道:“你們兩個,都可說的不對。”

封於修道:“怎地不對?”

倪虹裳道:“封幫主想也走過幾回,難道沒注意,那橋上是有‘二十四橋’之名,但橋下青磚之上,多刻的分明是‘吳家橋’?”

封於修道:“這倒真不曾留意,又是何故?”

倪虹裳道:“唐時此地有富人吳翁,行善事為百姓修橋,橋自然名為‘吳家橋’。橋成之日,擺宴慶賀,就在橋頭設局,請了城中二十四位名妓,吹拉彈唱。恰巧杜牧路過,便邀請入宴。席間有歌女折素花獻上,請杜牧賦詩。才有‘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此句。後世因這詩名氣大,便改了橋名。”

封萬里笑道:“原來如此,原來是吳家人出錢,杜姓人摘了果子。”

一行人便即起身,不多時就到了那二十四橋。蕭平安見不過是尋尋常常一座石橋,也無特別之處。

橋下河道寬闊,近岸十餘條大小船一字排開,皆繫纜繩於岸上。而河道之中,也時見大小船往來穿梭。

封維豪前面引路,眾人上了艘遊船。七八丈長,遠看不如何大,上去才覺當真不小,容個二三十人也不在話下。

雪花幫財大氣粗,而且私鹽買賣遍佈大宋境內,市井之中,說一不二。雖前後不過十餘里,此間碼頭上的船把頭也親自操船,送眾人去往揚州城。

解索離岸,不多時,船已離了碼頭,便不掛帆,也是不慢。沿河道而行,果然處處有橋。清波漾綠,映著兩岸殘雪老樹。片刻行出二里有餘,前面忽然豁然開朗,寬大一處湖面,夾著兩岸長堤。

眼前便是未來的瘦西湖,雖是人工挖掘的護城河連綴而成,但歷經隋唐五代,近六百年,不斷加註引渠,連同運河,擴地修繕,已成規模。

與臨安西湖不同,因是護城河匯聚,保障湖乃是帶狀,雖也叫湖,卻不廣闊,與尋常大湖迥異。後世錢塘詩人汪沆來此,與家鄉的西湖作比較,寫下詩句:“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此後保障湖便有瘦西湖之名,也是形象。

臨安西湖被稱“銷金鍋兒”,言為花費金銀的所在。眼下的保障湖還無此繁華,但兩岸桃柳相間,景緻已現不俗。

保障湖畔多此兩樹,據說乃是隋煬帝楊廣下揚州,翰林學士建言在大運河兩岸種植柳樹,既可遮蔭,也可護堤。隋煬帝採納所議,還親手栽了一棵柳樹,賜姓為“楊”,自此柳樹又有“楊柳”之名。

雖值戰亂,保障湖上,仍時可見遊船畫舫,有人尋歡作樂。大小船往來,絡繹不絕。

蕭平安站立船頭,也覺目不暇接。他形容潦草,身材高大,昂首挺胸站在船頭,卻也引得路過的船隻上人驚訝。有人對他指指點點,竊竊私語。他視若無睹,亂髮之下,一雙眼漂漂浮浮,沒個定處,誰也不知他想些什麼。

封於修三人也在船頭,封萬里如蕭平安一般看景,封於修與倪虹裳兩人站個並肩,正小聲說話。

船推碧波,穿橋過灣。前面東南向,枯樹堆雪之間,忽然閃過一道城牆。隨即船兒一拐,卻是向西駛入一條岔河。

蕭平安奇道:“我看城池就在東邊,咱們為何要往西去。”

那船把頭就在他不遠,答道:“小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