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回:豬肉頌(二) (第4/4頁)
包肉,都是美食,作用都是飽人胃,養人命,這就是創新。所謂的篡改,它是有特定物件的,比如對人文歷史的篡改,把黑說成白,把惡說成善,簡直是顛倒乾坤。”
“原子彈下無冤魂!”
任筆友放下筷子,揩揩嘴,道:“好在我們國家也有這東西,要不然我們的腰板兒哪裡站得直哦!也許你們還不知道吧,我們的前輩英烈在那個艱苦歲月裡能造出原子彈來,除了先輩們的努力外,這小小的豬肉也是作出過不小貢獻的。”
“原子彈跟豬肉能有啥關係?”呂希燕不屑一笑,道,“你一天天盡幹些無中生有的事,人家篡改還有底本可依,你呢,全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任筆友嘿嘿一笑,說道:“前輩們研究原子彈那會,國際上被美蘇孤立,國內逢三年自然災害,正是我們國家最困難時期。有多困難知道嗎?毛主席周總理三個月都吃不上一回豬肉,人們都摘樹葉剝樹皮刨觀音土充飢。就是在那樣艱苦的歲月裡,為了保證原子彈研究能順利進行,毛主席下令,周總理親自為科學家們制定菜譜,其中最奢侈的就是每週讓科學家們聚餐一次,吃紅燒肉,而且管夠。”
古麗燕道:“燕哥,紅燒肉好吃嗎?”
“簡直太好吃了!”任筆友咂咂嘴,那模樣就象是在品嚐極品美食一般,簡直誘殺一切凡俗之人,“挑一塊紅燒肉入口,唇齒輕合,瘦肉酥韌有致,幹而不柴;肉皮滑嫩而粘糯,咬勁在似有似無之間;最後舌頭一嘬,中間那一層夾一層早已走了油的肥肉一下子就溶解在口中,留下一股肉的香味在唇齒之間,久久不能散去。”
古麗燕都忍不住吞嚥著口水,道:“紅燒肉是用火燒的嗎?”
呂希燕道:“紅燒肉是油煎水燉而成的。”
郭燕說道:“我知道,毛主席最愛吃紅燒肉了!燕哥,紅燒肉有什麼典故沒有?”
“吃紅燒肉象徵著今後的生活過得紅紅火火!這道菜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當時是作為藥食出現在人們餐桌上的,它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乾結,以及營養不良者食用。而且只有富貴者才能吃得起,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
羅老師說道:“筆友,蘇東坡說過,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怎麼能說一般人家吃不起呢?”
“羅老師,那是在宋朝以後,宋朝以前,豬肉可是奢侈品。《國語·楚語下》載觀射父語: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尚書·洪範》述:“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闢玉食。”《禮記·王制》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從歷史記載來看,吃肉這種行為已經上升到“禮”的層面了。所謂的“禮”,實際上就是肉類產出少,所以用“禮制”賦予吃肉的“稀缺性”“神聖性”。若是豬羊滿地走、牛馬賤如土,何須以“禮”而“制”!
太史公也不會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稱:“陸地牧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澤中千足彘。”而且,大漢武帝最初的名字就叫劉彘,彘者,豬也。可見當時豬肉之珍貴!而且在楚漢爭霸時,豬肉也彰顯著存在感。《史記》: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撲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而啖之。楚霸王大宴諸侯,豬肉能夠登上正席,可見其在上流社會食譜中的地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