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6章 包圍大城的那些‘山村’(上) (第1/2頁)

加入書籤

時間回到八月二十六。

陸天明入山四天,終於來到武鄉縣。

第一次進入太行山腹地,深切感受到那句歌詞意境: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太行山乃黃土高原與平原邊界,大部分是黏土地質,遠非呂梁山那光禿禿的樣子,這裡到處都是山,到處都是林。

一路行來,上不完的山,跨不完的溝,山連著山,溝斷著溝,到處是陡峭的分水嶺,感覺時刻在上山。

所謂官道也僅僅能透過馬車,且好多地方因為山溝雨水沖刷,馬車得臨時修路才能過去,否則還是獨輪車方便。

奔馬不可能,馬也很累,山頂望一眼,四面還是山,讓人十分洩氣。

斥候無法打探羅汝才和馬守應的蹤跡,先不說他們能不能找到流賊,離開官道絕對迷路了。

陸天明現在帶的騎軍,有曹鼎蛟率領的三百人,董成虎帶領的二百校尉,名義上是大軍前鋒。

武鄉是濁漳河畔的小城,陸天明沒有去找知縣扯淡,而是直奔兩個名臣。

他們都是武鄉人,是東林、也是西黨,與韓爌一起辭官,但這兩人與韓爌那種玩權爭的官員不同。

反而與孫傳庭一樣,是搞實務的官員,在地方的貢獻遠遠大於中樞。

無論是官品、人品、文品,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韓爌、曹於汴完全是在剝奪他們的聲望權爭。

山西官員在這一時期,真的是群英薈萃,可惜他們無法擺脫身份的桎梏,更無法擺脫鄉黨的束縛。

程啟南七十歲了,工部尚書辭官,入仕三十年,大部分時間在湖廣、山東任職,浙黨、東林、閹黨當朝時,吏部每次考核都是天下官員之首。

能被官場兩個對手認可,肯定有無法抹除的功績,湖廣襄陽、山東鄒膝還有他的生祠,天啟皇帝御賜匾額:天下廉吏第一。

四年前,人人都躲事的時候,程啟南主動請纓督建天啟皇帝的德陵,崇禎拿不出造陵款,老頭衝到司禮監與內廷舌戰。

曹化淳和王德化之前一直站在皇帝身邊上朝,後來不再去的原因,就是怕了程啟南,畢竟沒人能頂住一個‘實務清流’的唾沫。

程啟南是個認真的人,布政使突然轉到工部,經常到文牘司找皇陵的資料,在李尊祖的公房一蹲好幾天,陸天明自然也認識。

武鄉縣信義村,一個坐落在官道南邊山坳中的小村,一群人站在村口。

陸天明遠遠的就看到身材高大、昂首挺胸的白髮老頭,連忙催馬快行,到身邊跳下來躬身,“老大人折煞晚輩…”

老頭性格直爽,直接打斷他,“小天明,你先別廢話了,身邊有多少人?”

“啊?五…五百!”

“能剿匪嗎?”

“當然能!”

“很好!”老頭向西邊一指,“老夫去年回鄉,才知道三年前武鄉與沁州城分水嶺官道北山有一股五百人的土匪。

原本太行山的土匪從不劫掠鄉野,這夥人不一樣,專門劫掠路人,上個月還殺了三口人,先去緝拿他們咱們再說。”

陸天明哭笑不得,“老大人確認是五百人?”

“四百出頭,全是青壯,距離此地五十里,老夫上個月還去看過,他們知道老夫名號,不敢殺老夫,應該是本地強人和潞安府流竄來的亂民。”

“呃~老大人威武。”

陸天明客氣一句,揮手叫過曹鼎蛟和董成虎安排,“不要殺沒有武器的人,抓住他們首領問問情況。”

程啟南還想親自帶騎軍出發,被陸天明拉住,我都不去,你去幹什麼,程啟南這才叫過幾個族人帶路。

程家是個大族,人丁興旺,但這地方種地富不起來,村民給他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