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章 吏員改制 (第1/3頁)

加入書籤

歷朝歷代,丈量土地,尤其是在王朝末年丈量土地,都是一件十分容易掉腦袋的事情。

一個不好,還容易引發叛亂。

但是偏偏太平道卻截然不同。

此時的揚州,明面上的戶籍約有430萬人口。

然而實際上經過這大半年時間的掠奪人口,此時的揚州,差不多有了600萬人口!

而那隱藏的兩百萬人口,基本上都是隱藏在太平道的駐地之中。

也幸好有著12倍空間拓展符,一個縣城的地方,就能裝下這麼多人。

否則還真的沒有多餘的地方給這些人居住。

太平道麾下的農戶,採用的是類似於後世的合作公社制度。

即每個村子為一個生產單位。

每畝地每年上交兩次,每次繳納50%的糧食。

也就是說,一畝地200斤的產量,需要繳納100斤糧食。

一年兩熟,那就是200斤糧食。

看上去很多。

但現實卻是,如果在其他州郡,那麼農民每年需要上交的糧食數量,是非常高的。

一個五口之家,每年需要繳納13.5石糧食的稅。

糧食每石才30錢,可人口稅卻高達13.5石!

也就是406錢!

也就是說,哪怕你什麼田地也沒有,也要繳納13.5石糧食或者406錢的稅!

有人算過一筆賬。

一個秦漢時期的五口之家,一年差不多能賺4500錢。

然而扣除各項稅收之後,倒欠450錢!

如果是三十稅一,也就是三十分之一的稅收,那也欠150錢!

可以說老百姓就是生活在溫飽線上。

而太平道的稅收方式,就十分有趣了。

人頭稅等所有稅收,全都被廢除。

此後,太平道旗下的田畝稅收,共有兩種。

一種是田稅。

根據大漢規定,三十抽一。

另一種是附加稅。

只有一種,稅額為糧食,三十之十四。

也就是說,每年農民需要繳納50%的糧食作為稅收。

另外,為了防止滋生地主等問題,所有土地全都歸村子集體所有。

每年神使會清查本村的田畝數,然後需要繳納全年產量的50%作為稅收。

另外是徭役。

太平道的徭役,除去包吃包住之外,還會根據徭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工資。

是的,工資。

此時此刻,自秦漢以來,服徭役就沒有任何薪酬。

甚至很多時候,徭役還要倒貼錢。

畢竟種地未必會死人。

可徭役卻真的會。

但是在太平道下,徭役卻變成了一件美差。

簡單來說,太平道旗下的徭役,每年分為兩班。

時間定在冬天和夏天。

因為春秋兩季都要忙於農耕。

所以自然沒時間。

而冬夏正好用於徭役。

徭役的工作包括修路、開墾太平道官方道田、曬鹽……

反正有的是工作。

而根據工作的不同,獲得的工資也不同。

越是重體力工作,自然獲得越多。

如此一來,徭役不但沒有成為惡政,反而獲得了治下所有百姓的熱衷。

沒辦法。

以往服徭役哪裡有什麼錢財。

不倒貼錢就不錯了。

但是太平道因為有著大量糧食的緣故,所以服徭役的話,就會給予工資作為獎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