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7章 夷陵之戰,失天下 (第1/2頁)

加入書籤

看著天幕中那句名言,曹操以為關羽在臨終之前還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時之間巨大的惋惜悲傷之情流露而出。

“雲長……何其憾也~”

……

殺起兄弟毫不手軟的劉邦不能理解道:

“這關羽和劉備的情誼是有多深?連一統天下的機會都不要了?身邊也沒個謀士將領什麼的勸阻他嗎?

還有這關羽的為人何等忠義?連曹操這樣的大敵都能對他如此敬重。”

韓信感概道:

“從劉備失徐州開始,被呂布兩次打敗,到關羽在下邳被曹操俘獲,到後來劉備輾轉去到新野,又被曹操打得潰逃。

四次淪落到妻兒都被人擒獲的地步,關羽卻始終不離不棄,仍是那般堅定地跟隨劉備。

尤其是在曹營受到曹操那般禮遇,還要拜他為將軍,關羽都不為所動,仍一心要帶著兩個嫂嫂去與大哥劉備相見。

如此忠義堅定之人,縱觀上蒼陳述歷史至此,也不見得有一人能比得過關羽啊。

不止武力和領兵才能都是非凡,忠義到青史都必定會有他的名字,也難怪曹操會如此敬重他。

只是如果關羽真的動搖投靠了曹操,怕是他在曹操心裡的份量難免會輕上不少,也可能就不會芳名流傳千古了。

有如此兄弟,劉備甘願為其放棄天下而復仇,也就情有可原了。

難怪這段三國曆史上蒼會講得如此細緻,歷史能有如此可歌可泣的過往,那是歷史的可貴,也是後世之人能借此傳承其精神的有幸。

不知這三國在關羽之後,還會不會有如這般珍貴的情誼和故事?”

張良這時也說道:

“如此要說劉備衝動,倒不如說東吳孫權過於短視。

既然他們擔心劉備依靠荊州、益州、漢中等大片領地成強敵之勢,那東吳只取荊州便好,何必非要殺了關羽?

荊州一地本就是東吳借出去的,收回來劉備也沒有妥當理由放棄天下而大舉進攻他們。

我大漢沒能借此復興,當真是千古憾事啊。”

……

在更早的時空裡,劉關張三人剛在涿郡的桃園中結義。

此時看到關羽身死的這段歷史,劉備潸然淚下道:

“二弟三弟跟隨哥哥,將來不僅沒能興復大漢,二弟還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已知如此,二弟三弟還願意跟隨哥哥為大漢……”

關羽抓住大哥劉備的手,打斷道:

“能跟隨哥哥成就如此盛名,二弟雖死也絕不後悔!”

劉備落著淚握住關羽的手。

張飛也大為感動地將手搭上來:“大哥,二哥,俺也一樣!”

……

【關羽身死,荊州淪陷後,東吳佔據荊州六郡大部分地區。

劉備籌措大批物資和軍隊預備向東吳進攻,期間也有很多謀士武將勸阻劉備要以天下大局為重,但劉備伐吳的決心已然不可阻擋。

籌備期間時間也來到了公元220年,這一年曹操病逝,終年六十六歲,曹操臨終傳位給兒子曹丕。

曹丕繼位成為魏王后,同年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於他,改大漢國號為魏。

東漢自此正式滅亡。

曹操雖然至死都沒有稱帝,但被曹丕追尊為了魏武帝,廟號太祖。

曹丕沒有像演義上那樣殺死曾經的漢獻帝劉協,而是封他為山陽公,一直到公元234劉協才去世。

劉備一直以興復漢室為目標,自然不能讓大漢就此滅亡。

於是時年六十歲的劉備,在公元221年於成都稱帝,繼承大漢國號,建元章武,後世也稱季漢或蜀漢。

此時的孫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