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章 神農氏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天幕的這段話提醒了伏羲,以及後面的黃帝、堯舜禹等等歷代帝王。

歷史如果不記載,真的會被遺忘和失傳的。

後世也將無法有效地知曉,在他們這個時代發生過哪些事,立下過哪些功績。

伏羲看著手中的龜甲,陷入沉思。

僅靠後世人的口口相傳,不確定性太大,也極容易出現偏差。

文字要流傳下去,他們的事蹟也要流傳下去。

伏羲遙望向東方。

泰山,天幕告訴了他將來會在東方最高大,最巍峨的一座大山上設壇封禪,以祭蒼天。

他要去找到那座山。

將他們這個時代,和他們祖先的哪個時代發生的事,以文字和圖形,連同八卦都刻在那座山上,以此永遠流傳下去……

始皇帝嬴政也是如此想法。

但僅僅是泰山封禪留下的資訊遠遠不夠,也不夠保險。

風吹日曬,或者後世某些仇恨他的宵小,都有可能讓石刻文字被毀。

大秦的律法、大秦的功績、周朝、商朝、乃至夏朝的歷史和功績都應該被完整地記載下來,並流傳後世。

最保險的地方……

嬴政望向還未完工的驪山皇陵。

這座建造長達數十年的帝王陵墓就是最好的地方。

他要將記載所有資訊的竹簡,連同可能無法實現長生的自己都帶到那座陵墓裡去。

他要設下足夠的屏障陷阱,除了有足夠能力和繼承華夏正統的後世,除此之外任何人,任何朝代都休想開啟它。

還要帶著他最忠誠英勇的秦銳士,以兵馬俑的形式一同永遠守衛皇陵,直至它被開啟的那天……

【上古時期的中原大地上,時常因為食物和獲取食物的土地爆發戰爭。

而在距今六七千年前,隨著漫長歲月的不斷前進,人口已經增加到了相當的地步。

龐大的人口,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食物生存。

而靠採集和狩獵的食物獲取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部落人口的增加,註定是難以為繼的。

在飢餓的迫使下,各部族之間的戰爭越發頻繁。

當時身為中原地區最大的部落之一,食物的匱乏也困擾著一個名叫姜姓的部族。

長年累月因食物爆發的戰爭,讓這個最大的部落深深擔憂著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某天,姜姓部落的一位智者發出了疑問。

食物最大的獲取方式是採集,而一個地方能夠供以採集的植物往往是有限的,採集完了就得遷移去其它地方。

他透過長年累月地觀察植物發現,植物一年年的往復生長迴圈,正是透過他們所食用的植物果實實現的。

一株植物往往能夠結出很多果實,那如果採集的時候不將這些果實全部吃掉,而是留下部分種進土裡去,來年再來這個地方的時候,會不會就能長出更多可供採集的植物呢?

最終,這個時間跨度長達一年,乃至更多年,也最為早期的農業實驗成功了。

姜姓部落也從此進入了最早期的農耕時代。

種植帶來幾何倍數增加的食物獲取,讓姜姓部落突破了人口上限,也吸納了很多部落的加入,發展地越發強大。

期間他們一步步完善種植的技術,淘汰掉一些產量低,存活率也不高的作物,最終確定下了最適合種植,也最早期的五穀,麻(麻子)、黍(黃米)、稷(小米)、麥、菽(大豆)。

他們還發明瞭用於翻土耕作的耒耜(用木頭為柄,用骨頭或石料做成,類似鏟子的農具,後又發展出類似鋤頭和犁的農具)。

而姜姓部落為了徹底制止人世間的戰爭,他們將五穀、種植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