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7章 混亂局勢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導致大漢滅亡無法挽回的東漢末年幾位皇帝,無不為為此感到自責和悔恨,亦或是推卸責任與他人。

但無論如何,大漢都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一切都已經晚了。

……

已是魏王的曹操卻一改曾經對袁紹的仰慕,而是冷哼一聲道:

“那時見袁紹孤身一人敢於直言駁斥董卓為逆賊,孤確實心生偌大的欽佩。

可待後來天下諸侯組建討董聯軍,眾人皆是推舉袁紹為盟主,可這廝卻擔心自己兵力折損,如此怯戰眾諸侯又如何能服?

還是孤帶領散盡家財才招募來的五千兵馬,與張邈、鮑信等忠義之士率先進攻董卓,但因兵力懸殊不敵,兵馬折損殆盡,可諸侯聯軍卻一個個生怕折損自己的實力按兵不動,袁紹身為盟主更是如此!

且在後來放著已經退逃長安的董卓不去追擊,只想著藉助討伐董卓的名義和自己身為盟主的身份,另立新帝把持朝政。

放著叛逆不討剿,放著天下不去安定,卻一心圖謀自身利益,這與逆賊董卓又有何區別?

孤都羞於談論曾經欽佩過此等虛偽之人!”

……

【董卓立劉協為帝后不久,各諸侯們都聲討董卓倒行逆施之舉。

此時的曹操也不願與董卓同流合汙,辭官逃出洛陽後去到陳留。

得到陳留人衛滋的資助開始招兵買馬,後回到家鄉傾盡家財,又得到夏侯惇資助,攏共招募五千兵馬欲意討伐董卓。

(《三國演義》中,描述曹操是因為刺殺董卓失敗逃出洛陽的,並在逃亡過程中結識了甘願放棄官職的陳宮,與刺董壯舉的曹操一同踏上討董救國的道路。

並在逃亡途中發生了誤殺呂伯奢一家的故事。

不過這些不能當做史實,《三國演義》經過藝術改編創作,曹操並沒有莽撞地刺殺董卓。

正史《三國志》中,陳宮是曹操信任的部下,初期幫助曹操平定青州黃巾軍,又助曹操入主兗州,並沒有相識不久便離開。

後因為曹操殺害兗州官員,並在征討徐州時屠殺平民,這讓陳宮懷疑自己助紂為虐了,這才幫助呂布對抗曹操。

呂伯奢一家之死則有爭議,《三國志》中並未記載。)

殘暴無道的董卓為消除隱患,立漢獻帝一年後,也就是公元190年,毒殺了曾經的漢少帝劉辯。

但是董卓此舉非但沒有消除隱患,反而招致各地群雄對董卓的起兵討伐。

各路諸侯們組建成關東聯盟,由威望極高又兼顧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紹擔任聯軍盟主。

諸侯聯軍中的參戰勢力個個都有自己的心思,擔心兵力消耗後會被他人吞併,導致真正到了要出兵討董時的志氣並不高。

反倒是兵力不多的曹操、鮑信、張邈、衛滋等人,真正敢於與董卓軍隊交戰。

但因為兵力懸殊,戰術有缺陷,諸侯聯盟又一直扯皮遲遲不派援軍,導致最後慘敗。

幾乎全軍覆沒的曹操回到聯盟大營,對消極待戰的各諸侯與盟主袁紹痛斥,並留下一句“匹夫豎子,不相與謀!”後,與同樣看透聯軍本質的劉備,一同攜手離開了諸侯聯軍。

離開聯軍後的曹操去了揚州募兵,從頭再來。

而劉備則投奔了公孫瓚。

諸侯聯軍成立一年後,唯有與董卓軍隊交戰數次的孫堅擔當起了大任。

一連幾次作戰都擊敗了董卓軍。

董卓為了避開討董聯軍的鋒芒,緊急挾持漢獻帝劉協退出洛陽,遷都長安,留下呂布把守洛陽。

呂布自然守不住,退逃之前縱火焚燒了大漢國都洛陽城。

孫堅攻克洛陽後收拾整頓洛陽殘局,並找到了遺留的傳國玉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