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永樂大典 (第1/2頁)
【朱棣登基的次年,下令編纂一部集合自先秦到當時明朝尚且存世的大部分知識和文化的恢宏典籍,這便是《永樂大典》。
此典籍涵蓋經史子集、天文地理、山川河海、資源分佈、輿圖、儒釋道經典、詩詞歌賦、藝術雜學、軍事兵法、武器製造、諸類基礎科學、建築、紡織、陶瓷、造船、農學、醫藥等等,匯總了數千年來華夏文明積累的龐大知識和文化。
並且永樂大典並非只是簡單的匯總。
在科技方面,對星象、氣象、山川地理、中藥、針灸、工造等方面都是儘可能記載細緻,且會配以專門的插圖。
像藥材會畫出清晰的植株形態圖畫,並配以生長地區、藥效、藥材炮製過程、成藥製作方法,以及一些該藥材的常見藥方。
還有各種建築型別、工程建造、人體經絡穴位、造船、陶瓷、紡織等等多達七八千種圖畫。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
累計參與編纂人數達2169人,共歷時五年時間完成。
全書共計卷,裝成冊,總字數約3億7千萬字。
一些西方傳教士和西方商人知曉《永樂大典》後,對其中豐富的知識記載極為震驚。
意識到這部巨著就是中國的知識寶庫,是數千年文明的集大成者。
於是進行收集、翻譯和抄錄,向西方傳遞了來自中國的科學技藝與文化,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海外國家的文化進步,拉近了與中國的差距。
雖然沒有絕對的直接證據證明歐美國家文化進步受到了《永樂大典》多少影響,但西方傳教士和商人傳遞這些記載的行為,可以說明它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歷經多年的戰亂、火災、盜匪、流散等劫難後,現存於世的《永樂大典》殘卷僅剩800餘,400多冊,總數不及原書的4%.
分散於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許多公私藏家手中。
其中中國國家圖書館現收藏224冊,僅佔《永樂大典》全書的百分之2.
不過像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明熹宗朱由校的德陵,以及大部分明代藩王陵尚未被挖掘。
或許有望從這些陵墓中找到有關《永樂大典》的文物,補償歷史中遺失的部分。
只是礙於經過漫長歲月沉寂的文物,諸如絲綢、紙張、屍骸會在開啟陵墓的同時接觸空氣迅速氧化,極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所以在文物保護技術還沒有百分百把握前,暫時沒有對陵墓進行挖掘,除非皇陵受到盜墓賊或自然災害損壞需要緊急搶救,否則不允許對皇陵進行主動發掘。
秦、漢、唐、宋等多個朝代的皇陵都是因為這一點沒有進行發掘。】
看到大明朝費盡心血,耗資巨大編纂的《永樂大典》僅剩了那麼一點點,朱棣的腮幫子都繃緊了起來。
自己被非議吃豬屎時都沒有這麼生氣。
“王八羔子的!肯定就是那個清朝篡了我大明的國祚,致使《永樂大典》被偷的被偷,遺失的遺失。
沒能流傳後世造福子孫不說,還讓西邊的那些番夷撿了大便宜!
聽旨,今後邊境通商要道和市舶司都要嚴查書籍、布料、羊皮等等一切能記載文字的事物,誰若是膽敢將我華夏積攢數千年的心血私傳到外邦去,以奸細論處,從重嚴懲!
再有,外邦商賈前來通商時也定要派人嚴密監視,不得讓他們私自踏上我大明的疆土,裝卸貨物也只能由我大明派人來做。”
老二朱高煦道:
“爹啊,這麼麻煩何不乾脆不讓外邦來做買賣不就行了?
咱們到他們那去,他們別到咱們這來,上蒼傳授的諸多科技他們也就看不到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