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3章 大秦天王苻堅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後趙和冉魏政權消亡後,再回過頭來看另一位影響天下大勢,也是原本最有希望結束五胡亂華的人物,苻堅。

苻堅的爺爺苻洪,雖然與成漢政權同屬於氐族,但符洪所處氐族分支位於甘肅和陝西一帶,而成漢政權位於西南蜀地。

距離較遠導致缺乏聯絡。

而距離苻洪更近的前趙南匈奴政權,不僅實力更強,還有接納其它民族加入的利好政策。

於是身為氐族人的苻洪帶領部眾在前期加入了前趙政權。

後來前趙皇帝劉耀和羯人首領石勒發生分裂,漢趙政權分裂成了前趙和後趙。

前趙不敵,在洛陽之戰大敗。

苻洪向西退居隴山蟄伏了一段時間,因為後趙皇帝石虎的主動拉攏,便又投靠了石虎。

得到石虎重用後的苻洪,有了更多資源和發展空間壯大自己的氐族勢力。

公元349年,石虎去世。

同年後趙太子石世被廢,石遵在冉閔的幫助下登基。

冉閔知曉苻洪勢力已經壯大,手握五萬氐族精銳威脅到了後趙,於是勸說石遵除掉符洪。

石遵聽言免去了苻洪都督一職,但沒有狠下心殺掉為後趙立下諸多戰功的苻洪。

苻洪心懷怨恨,於是派遣使者歸降了東晉。

公元350年,東晉朝廷授苻洪為氐王、徵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封廣川郡公。

但是苻洪雖然接受東晉的冊封,卻並非真心歸附東晉。

降晉只是權宜之策,他的目的是想借東晉的名義,為自己謀取關中地區提供便利。

苻洪脫離後趙以後,開始收攏秦州和雍州的流民,其中包括氐族、羌族和漢族。

在枋頭(今河南鶴壁)被共同推舉為盟主,此時苻洪的部眾已達十餘萬。

但是同年,苻洪被後趙降將麻秋毒害而亡。

麻秋的目的可能包括奪取苻洪的十萬兵馬,也可能是出於對後趙的忠誠,報復投降東晉的苻洪。

苻洪死後,麻秋被苻洪的兒子苻健殺死,並接掌了苻洪的部眾。

苻健按照苻洪的遺言進駐關中。

因為後趙政權滅亡,冉魏政權建立,此時佔據長安的是後趙勢力杜洪。

杜洪也在名義上投靠的東晉。

苻健按照東晉給他冊封的官職,迷惑了杜洪,在潼關之戰中打敗了杜洪的將領,後續擴大戰果,一舉攻入長安。

奪取長安後,苻健深知政權合法的重要性。

他派遣使者向東晉報捷,並與東晉臨賀郡公桓溫修好,名義上為東晉收復北方淪陷的故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東晉的認可,減少了外部的壓力。

同時,他仿照魏晉制度建立中央機構,任命文武百官,採取州、郡、縣三級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政治體系。

並施行寬政,多次減免稅收,免除後趙的嚴苛制度,倡導勤儉節約,並且派人查訪民間疾苦,這些舉措贏得了關中各民族百姓的擁護和支援。

但是在公元351年,苻健在長安建立了秦國,是為前秦政權。

這讓自認為華夏正統的東晉惱怒。

前秦政權被東晉視為“僭偽”。

於是派兵攻打前秦彰顯東晉的正統地位,維護漢族王朝的尊嚴和榮譽。

但是被苻健分別於公元351年的“五丈原之戰”,和354年的“桓溫北伐之戰”兩次擊退了東晉兵馬。

前秦政權得以儲存延續。

公元355年苻健病逝,其子符生繼位。

但是苻生性情殘暴,殺人如兒戲,盡誅八位顧命大臣,濫殺無度,導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人心盡失。

豪強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