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0章 諸葛亮北伐第一步部署 孟達收到的策反信 (第1/2頁)

加入書籤

魏延見眾人反駁,正欲再據理力爭,然而諸葛亮一錘定音。

“文長所謀太過險危,文長乃我蜀中大將,所提兵馬是漢中勁旅,執行此險計,劍走偏鋒,不是用兵正道。況且那子午道,崎嶇難行,若想十日之內穿越秦嶺抵達長安,實非容易之事,即便抵達,部隊疲憊不堪,也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祁山道,相對平坦寬闊,適宜大軍前進,漢中一萬五千士卒,留守五千人,文長率漢中萬人隨中軍前進,經祁山道,攻佔祁山堡,以此為大軍據點,可以直取隴右諸郡,此為萬全之策,萬無一失。”

諸葛亮拒絕了魏延分兵的提議,宣佈了大軍進軍路線為祁山道。

諸葛亮接著做出部署,“透過間諜機構,向魏國釋放訊息,宣稱漢丞相諸葛亮將率領大軍要出褒斜道攻打郿縣,以迷惑魏國軍事判斷。

讓鎮東將軍趙雲,徵西將軍陳廷、揚武將軍鄧芝率領所部先鋒軍五千人為疑兵,自褒斜道而出,進駐箕谷。”

(”亮以為此危計,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紀·魏紀三》)

連線雍、涼、關中平原和漢中的五條道路,自西往東依次是,祁山道、陳倉道(也稱故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韓信還定三秦之時,採用的謀略一則用疑兵在子午道吸引司馬欣重兵在子午口,二則就是婦孺皆知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明修棧道,是指強求之前被燒的褒斜道的木板棧道,當初是張良提出,讓劉邦將木橋燒燬,向西楚霸王項羽表明再無復出蜀地之意、現在搶修棧道,也是一個疑兵之計。而韓信大軍實際上所走的路線就是陳倉道,從而實現了還定三秦的大手筆。

諸葛亮確定了蜀軍主力的行軍路線之後,做出了他下一步戰略部署——驅虎吞狼之計,誘降上庸太守孟達。

諸葛亮親筆信致信孟達,許以官祿德。並派出司聞曹靖安司曹掾郭模,前往魏國的魏興郡詐降,並且將孟達即將造反的事情告密。

魏興郡太守申儀,和孟達有不小的過節,兩人矛盾深重。如今蜀漢官員前來投誠,將孟達通敵、叛亂的重大機密作為投名狀,申儀必然上報魏國中央。

諸葛亮的目的明面上就是幫助孟達太守下定決心歸順蜀漢,而申儀和一眾魏國官員看來就是諸葛亮切斷了孟達的後路,讓他不能再做一個牆頭草,騎牆觀望。

但是,諸葛亮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孟達如何如何,孟達是忠是叛,是生是死,關我大漢丞相何事?真心讓你投誠,那肯定是出兵幫孟達穩住東三郡。

孟達就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扔出去吸引瓜農的看家狗,自己去偷大西瓜!

所以,諸葛亮只是丟擲孟達這個棋子,去吸引魏國的關注和火力的,真實目的是收復隴西諸郡!

諸葛亮為曹叡這個年僅24歲的小皇帝準備了這份大禮就是,讓曹叡那邊的辦公桌上在同一個時間段內收到兩份軍情急件。

第一件緊急軍情:諸葛亮率領蜀軍主力出現陳倉附近(其實是趙雲的疑兵),已經進駐箕谷,將要攻取郿縣,關中平原告急;

第二件緊急軍情:新城(蜀稱上庸,魏改名為新城)太守孟達再次跳反,東三郡(上庸郡、房陵郡、西城郡)告急!

兩份緊急的軍情就能讓曹魏手忙腳亂,南北不能兼顧,陷入混亂之中。而諸葛亮製造這些混亂,卻是為了掩人耳目,掩蓋蜀軍的真實意圖——出祁山,奪取隴右!

此招即為三十六計的“混水摸魚”,把局勢攪亂,待到魏國察覺到情況不對,反應過來後,隴右的五個郡,南安郡、天水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