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87章 取道印度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此處是……”曹淵一怔,旋即露出大惑不解的神情。“此處,不是身毒(印度)之土嗎?”

朱肅手指戳向的,並未是波斯地區所在的渴石城西面,而是渴石城東面的印度德里區域。

“管他西面東面,能到渴石,不就能聯絡到四哥他們麼?”朱肅道。“波斯地域廣袤,勢力林立,雖然已經被帖木兒犁了一遍,但和無頭蒼蠅一般的尋過去,未必就比直接去渴石城尋四哥麾下軍隊來的穩妥。”

朱棣原先所想的,是大明走陸路馳援他們,一路所經過的哈密、亦力把裡,皆有大明的人,自然也不會沒處尋得他的行蹤。可朱肅走的卻是海路,若貿貿然在波斯登陸,可就當真是兩眼一抹黑了。

“反觀這身毒……身毒此地極度富饒,撒下種子不需精耕細作,往往也可收成。左右都有一口飯吃,也因此該國百姓往往逆來順受。且自古以來居於統治階級的祭司貴族皆極為腐朽,與百姓離心離德,並無多少戰力可言。”

“如今統治此地的國家名為德里蘇丹國,更是孱弱,比之帖木兒帝國統轄之下的波斯,不知要弱上多少倍。在此處先有一個立足之所,保障後路,方可保證我方將士不陷入敵人的泥潭之中。”

“可我們是來支援燕王殿下的,主要目的並非是要揚威異域。”被抽調來與朱肅一同的一位粵地水師將領仍舊疑惑不解。“若從此地登陸,與燕王殿下豈不是南轅北轍?一路去到渴石,豈不是更耗時間麼?”

“不會。只需從此地登陸,便可節約大量時間。”朱肅的手指繼續在釘在牆面上的輿圖上划動。他所指的,正是後世的印度河。“只需沿此河一路北上,德里蘇丹國的國都德里,便近在咫尺。”

“德里蘇丹國腐朽已久,聽聞我大軍襲來,必定調集傾國之兵進都勤王。”

“也就是說,我們只需一戰,便可徹底瓦解此國武裝力量,此戰勝後,我們自可暢通無阻的直抵渴石城……”

朱肅的手種種在輿圖上“德里”的位置一拍。下首,諸將已經是議論紛紛,卻也都覺得此法可行。行軍在外,最怕的不是與大股之敵進行決戰,反倒是小股敵人無窮無盡的襲擾。決戰的話,即便敵軍有數倍於己方,大明的這群眼高於頂的驕兵悍將也自信可以以少勝多,將這群不知華夏天威的化外之兵盡數擊潰。但若是一路上不斷遭受襲擾……縱使軍心士氣不受影響,也必然大大拖慢前去馳援燕王殿下的程序。

朱肅在此地,最大的先知先覺也就是“地形”了。藉助印度河直撲德里城,已經是能活用他穿越者優勢的最好手段。

主意既定,明軍上下便開始行動了起來。朱肅將船隊分作三隊,靈活些的探路快艇與武裝商船為第一隊,先從入海口進入印度河中查探河道是否通暢。第二隊則是朱肅以及滿載大明將士的水師戰船,運載士兵的同時也作為佔領印度河河道的主力。第三隊則是以寶船福船為代表的大型海船艦隊,震懾此國的同時,也負責守住入海口,做保障後路之用。

此時的這條河尚沒有後世那般汙水橫流之景,河水奔騰頗為通暢,只是朱肅原以為印度同為文明古國,河道兩岸當可以見到一些頗為雅緻的異域景色。

然而目之所及,卻是數之不盡的貧窮和蠻荒,人民大多呆板且黢黑,即便看著飛馳而過的大明戰船,往往也只露出呆愣之色。這讓隨船的國子監監生們無比的困惑,他們選出了一人前來問詢朱肅道:“祭酒大人,不是說這身毒之地極為富庶,糧種無耕即可自長嗎?”

“而且此地既是古之天竺,按理來說,應當是佛國樂土才對,何以卻是這般的蕭條與荒涼?”

“佛國樂土?呵呵,佛高高在上,又如何能真正庇佑出一方佛國。想要凡間有樂土,自當是執政者愛民勤政,方有可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