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08章 教廷使者 (第1/4頁)

加入書籤

三姑六婆等群體,常年遊走在世俗和法律的邊緣,藉著“說媒”“拜神”等作為掩護,做著喪良心的事。

若是遇見別人,她們還能夠胡攪蠻纏。但既然這些人已經驚動了老朱,那麼自然,也就註定了不會有好下場。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無論是胡攪蠻纏,還是下三路的陰謀詭計,都沒有意義。諸如給西門慶拉皮條的王婆,縱使機關算盡,遇到了力能搏虎的武松,一樣要身首異處。

而似朱肅、劉三吾這等在儒門已經舉足輕重的人物,想要整治這些藏匿在世道陰影裡的害群之馬,那就更加容易了:他們掌握著這個世道最大的解釋權,甚至已經掌握了一部分裁定世道規矩的能力。

將這些三姑六婆、城狐社鼠背後的那些勾當公之於眾,把他們徹底打為不法分子,這些人自然就不會再有容身之處。

劉三吾若有所思,道:“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殿下此言,老臣卻是受教了。”

說罷,便朝著朱肅作揖。

朱肅擺了擺手,示意劉三吾不必行此大禮。而後道:“至於如何將此事向百姓們宣傳,本王以為,可以向軍中取經。”

“前些年軍中施行了一次改革,重新釐定了監軍的職責,此事劉先生該有耳聞罷”

“確有耳聞。”劉三吾面色頓時有些古怪,但仍是點了點頭。

軍中改革,那是當今懿文天子在做太子時,一意推行的一項大舉措之一,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重新劃定了文官監軍的職責,明確規定了監軍不得插手軍中的指揮權。但對軍中士卒計程車氣、後勤、思想政教等負第一責任。類似於後世的指導員角色。

當時,為了試行新軍制,皇太孫朱雄英殿下更是親自前往大寧軍中擔任監軍,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而後這新軍制便在大明軍中上下推行了起來。

他們這些人被髮配往北方,空出來的一部分空缺,就是由那些早幾年間被調往軍中的監軍們補上的。而且從懿文皇帝登基至今的做派來看,朝廷必將越來越看重實務。而這些在軍中有過監軍經歷的文官們,日後必然會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一股新興力量。

“這些監軍們在軍中所做的,其實大有可借鑑之處。要知道,軍中軍漢大多大字不識,許多人只知道當兵吃糧,用自己的一條命去搏榮華富貴。至於什麼家國大義,那是一概不知道的。”

“而那些監軍們,透過諸多舉措為軍中士卒們掃盲,其實已經頗有成效……我等想要為百姓掃黑也是一樣,首先要讓百姓們知道,什麼是黑,什麼是惡,只要百姓不受矇蔽,為那些害群之馬提供庇護,那些人自然便無所遁形。”

“士卒們多大字不識,百姓們也一樣。對士卒們的宣講手段要接地氣,對百姓們同樣一樣。我等可效法軍中做法,在民間以娛樂為抓手,透過說書、戲曲等,宣揚三姑六婆之惡事。同時,可編制朗朗上口之標語、童謠,教鄉間傳唱。還可將標語書與鄉鎮村社之中,百姓們日日看見,縱不識字,也當日日想起。久而久之,這些東西也當心照了。”

“聖人之言高深難明,對百姓們說之乎者也,卻是難有成效。依本王看,聖人教化天下,也是為了讓天下人知曉道理。讓聖人的道理從百姓裡來,到百姓中去,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嘛。”

“是,是……”面對朱肅的說辭,劉三吾只得尷尬點頭。他知道,這是這位周王殿下正在藉故提點自己。自己先前下鄉開啟民智之時,便是滿口之乎者也,聖人經義……結果來聽的百姓沒幾個,還惹出了被劉家村村民聚眾群毆的事來。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