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章 《十萬匈奴圍困》 (第1/3頁)

加入書籤

在神國時間的十月二十七日,寒風凜冽,代郡的天空彷彿被一層厚重的陰霾所籠罩。李明縣令與王澤郡守,兩位肩負重責的將領,在接到斥候緊急傳來的情報後,立刻召集了麾下的眾將,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李明縣令眉頭緊鎖,手中的信件已被他反覆翻閱多次,那上面用顫抖的筆觸寫著:“十萬匈奴聯軍,正馬不停蹄地朝代郡邊境逼近。”他抬頭望向王澤郡守,眼中滿是憂慮:“郡守大人,我們僅有五萬將士,面對如此龐大的敵軍,該如何是好?”

王澤郡守沉穩地坐在案前,雙手輕輕摩挲著佩劍的劍柄,目光堅定而深邃:“李縣令所言極是,局勢確實嚴峻。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能自亂陣腳。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分析,找到最佳的應對之策。”

說罷,他環視四周,目光掃過每一位將領的臉龐,繼續說道:“諸位將軍,你們都是代郡的精英,此刻正是我們展現忠誠與智慧的時候。對於是否半路伏擊還是死守城池,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站了出來,聲音洪亮:“末將以為,我軍兵力有限,若貿然出擊,恐難以全殲敵軍,反而可能落入敵人圈套。因此,末將建議死守城池,利用城牆之固,消耗敵軍士氣與兵力。”

另一位年輕將領則持不同意見:“大人,末將以為,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若我們能在敵軍必經之路設下伏兵,或許能給予其重創,甚至改變戰局。畢竟,坐以待斃絕非良策。”

李明縣令聽後,輕輕點頭,表示贊同年輕將領的勇氣和膽識,但他也深知其中的風險:“此計雖妙,但風險極大。我們需確保情報準確無誤,且伏擊地點必須選得極為隱秘,方能成功。”

王澤郡守沉思片刻,最終拍板決定:“兩位將軍所言皆有道理。但我認為,我們不能僅僅依賴一種策略。我們可以兵分兩路,一路精銳部隊負責設伏,力求給予敵軍重創;另一路則留守城池,確保萬無一失。同時,我們還要加強情報收集,確保對敵軍的動向瞭如指掌。”

秋風蕭瑟,落葉紛飛,一片肅殺之氣籠罩著邊疆。李明縣令,身著鎧甲,眼神堅毅,立於萬軍之前,目光穿過層層烽火,直射向遠方那片被匈奴聯軍佔據的土地。他身後,一萬精銳士兵,整裝待發,士氣高昂,只待一聲令下,便如猛虎下山,直搗黃龍。

“將士們,我們今日再次出征,是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是為了讓那些侵擾我們邊境的匈奴人知道,神國的威嚴不容侵犯!”李明縣令的聲音鏗鏘有力,穿透了寒風,傳遍了整個軍營。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震雲霄,彷彿連天地都為之色變。

然而,戰爭總是充滿了變數。匈奴聯軍在經歷了前兩次的慘敗之後,似乎已經吸取了教訓,變得更加狡猾和謹慎。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輕敵冒進,而是採取了更加靈活多變的戰術,使得李明縣令帶領的大軍在連續幾日的偷襲中都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

夜幕降臨,李明縣令站在營帳前,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匈奴營寨,眉頭緊鎖。他知道,這樣下去,不僅無法擊敗匈奴聯軍,反而可能讓士兵們陷入疲憊和沮喪之中。於是,他決定召集幾位心腹將領,共同商討對策。

“諸位將軍,今日之戰,我們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匈奴人顯然已經有所防備,我們的偷襲計劃已經失效。現在,我們需要重新制定戰略,尋找新的突破口。”李明縣令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圍坐在火堆旁,各抒己見,討論得熱火朝天。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他們決定改變戰術,採取守勢為主、伺機反擊的策略。

神國時間十月二十九日,清晨,李明縣令親自率領大軍撤回城池,並在城牆上佈置了重兵防守。他深知,此時此刻,穩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