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2章 人手缺口 (第1/2頁)

加入書籤

“飛船姿態正常!”

“遙控正常!”

“主傘開啟正常!”

“氣囊開啟正常!”

“成功濺落!”

頓時控制中心歡呼一片。

周世航滿意的點了點頭,靈槎號在經過修改後,這次終於順利完成了整個飛船的全部測試。

等到靈槎號回收後進行檢修,如果一切順利,那麼行星科技還是可以在2020年底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周世航走出辦公樓,看著遠處的發射工位,還是很滿意的。

行星科技發射場在前年就開始與當地政府洽談,途中經過了多次設計變更,終於是在2020年7月成功完工。

由於是自建的發射中心,周世航一口氣直接修建了4個發射工位,並且每個發射工位都是以正在設計中的行星3號超重型運載火箭標準設計建造,整個發射架和導流槽大量使用了玄黃-tINI合金,理論上可以接受最高噸起飛推力火箭發射任務。

同時考慮到日後可能研發的太空梭,專門修建了一條高標準的起降機場。不過現在只能用做一些小型火箭配件的空運機場。

整個發射中心建設耗資65億元,而土地則由當地政府免費提供,建成後立馬成為瓊省當地商業航天中心的標誌性建築。

黃傑這時也走到周世航身邊,嘆了口氣,想要吸引周世航的注意力。

“別嘆氣了,老黃。”周世航很無奈:“我上哪去找那麼多合格的員工啊,現在你們發射回收小組已經是公司裡除研發團隊以外的第二大部門了,連生產部門都沒你手下多。”

黃傑砸吧砸吧嘴:“那不一樣啊,那生產現在都全部自動化,一共就那麼幾個人負責qA,人少很正常啊。可我這就140個人,你還說咱們要四個發射工位輪流發射,做到3天發射間隔,人手根本不夠。”

周世航對此也束手無策。現在行星科技最大的短板就是人手短缺,而國內每年航天專業畢業生也就7000人左右,這其中大部分還是會到航天局等單位,願意到民營公司的相對較少。

即便有足夠水平的畢業生來到公司,也得從頭學起,至少半年入門,一兩年後才能獨立完成一些基礎工作。

“我是沒辦法,hR也招不到那麼多合格的員工。”周世航想了想說道:“我覺得你還是得多去旁邊逛逛,多挖點人。雖然咱們公司沒編制,但待遇還是行業第一呢。”

黃傑欲言又止,最後還是答應自己多努力。

在回公司的路上,周世航還是在想人員問題,研發團隊也需要補充很多新鮮血液,如果學習spaceZ那樣向全世界招攬人才,首先面對的就是機密問題,然後就是國籍問題,他根本無力解決。

而如果面向國內,大部分有經驗的人才被鎖在航天局體系內,大學培養又沒法跟上行星科技快速發展的腳步。

更別提後面的太空工廠,月面基地,到時候需要更多的是具有航天能力的工程師,那要求就更高了。

周世航甩了甩腦袋,決定向上級求助,當即就給航天發展委員會發了一封郵件。

…………

航天發展委員會,秘書處。

當秘書處收到周世航的郵件還很奇怪,這位副委員長,自從委員會成立之後,就只來過一回,更別提郵件了。

秘書長看了下大致的郵件內容,發現是關於民營航天公司人才缺口問題,希望委員會可以提供相應幫助。

想了想,秘書長覺得這封郵件從裡到外,都赤裸裸的寫著五個大字 :我要挖牆腳。

這事秘書處無權處理,只好轉給了大局長。

大局長這幾天則忙於研究航天局改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