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無關4 (第3/3頁)
知識,也關注學生的內心成長和社會認知。她還計劃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師作為導師,定期為學生們分享實戰經驗和行業動態。
為了讓學院的目標更具現實意義,她決定親自調研設計教育的現狀。她走訪了多所高校,與教授和學生們交談,聽取他們對現有教育體系的看法。她發現,許多學生對設計的熱情被枯燥的理論課程磨滅了,而動手實踐的機會卻少之又少。這些問題更加堅定了她創辦學院的決心。
**面對現實的阻力**
然而,創辦一所學院絕非易事。選址、資金、課程設定、師資團隊……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仔細考量。她找來了一份創業計劃模板,把每一項任務分解開,逐步列入時間表中。
資金成了第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儘管她在設計領域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但學院的啟動資金仍然遠遠不夠。為了籌集資金,她聯絡了幾家知名企業,向他們展示了自己的計劃,並闡述了設計教育對社會的意義。她的真誠和專業讓不少企業家深受觸動,最終願意為學院的啟動提供資助。
與此同時,木思彤也面臨著一些質疑。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她應該專注於自己的設計事業,而不是將精力分散在教育領域。還有人擔心,她是否具備管理學院的能力。面對這些聲音,她並未動搖,而是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決心。她將這些質疑化作動力,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力求讓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
**學院的成立與起航**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木思彤的設計學院終於揭牌成立。這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愛好者齊聚一堂,見證了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她在開幕儀式上說:“這所學院不僅屬於我,更屬於每一個熱愛設計、熱愛生活的人。它的存在,是為了讓更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創意與夢想。”
學院的第一屆學生只有三十人,但每個人都懷抱著對設計的無限熱情。課堂上,導師們並非單純教授技術,而是引導學生們深入思考設計的本質:如何用設計改變人們的生活?如何用設計回應社會的需求?這些課程啟發了學生們的思維,他們的作品也從單純的美學設計,逐漸轉向更加實用與創新的方向。
木思彤親自擔任了一門課的講師。她用自己的經歷和學生們分享設計的艱辛與樂趣,告訴他們如何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她還經常帶學生們走出課堂,去街頭調研、去工廠參觀、去鄉村體驗生活。在她看來,設計的靈感來源於真實的世界,而不僅僅是書本和電腦。
**學院的成長與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學院的聲譽逐漸擴大,吸引了更多學生和導師的加入。學生們的作品屢次在國內外設計比賽中獲獎,許多人在畢業後成為了獨當一面的設計師。一些原本偏遠地區的學生,甚至因為學院的獎學金政策,實現了自己的設計夢想。
但她知道,這並不是終點。她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新的目標:透過學院的力量,聯合更多的設計師和機構,搭建一個全球化的設計交流平臺。她希望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設計理念
窗外陽光明媚,木思彤拿起筆,開始在筆記本上勾畫新計劃的藍圖。她相信,設計的力量是無限的,而她的故事,也將繼續書寫下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