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章 銀錢的故事4 (第3/3頁)

加入書籤

員出缺,然後吏部把你選上為官,就是等上三輩子也是白扯,必須向吏部使銀子。

吏部可是掌管天下官員的要衝,百十兩銀子打發一個門子都不夠,沒有強人說項,讓吏部給一個例生安排一個典史,須銀2000兩以上。

這樣花費2400兩得一縣衙典史,就是地方的政法委書記收入如何?

縣衙典史,月俸米白米六鬥,就是75斤大米。

拿著月俸75斤大米的典史大人喊的當然是,上報天子、下抒黎民,但是投入了2400兩銀,卻產出了75斤大米,誰傻啊。

明朝的官員不貪就根本不能活命。

每月拿著75斤大米的俸祿,看著自己沒有品級的官身,右玉縣的典史、大明王朝所有的典史每天就一個事,弄銀子,要十倍、百倍的把自己的投入賺回來。

明朝官員的選拔、任命早早就決定,司法已經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商業問題。

刑房司吏就那麼認真的跪在典史家門口,一直跪到天明,門子出來打掃才看見直挺挺跪在那裡的範爺,急忙攙扶讓範爺進院子。

急忙去上房稟報,刑房司吏來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