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使鹿部 (第2/3頁)
咬著木頭柵欄。
伯力男孩只能手拿長矛對付些小型食肉動物,而那些小型食肉動物根本防不勝防,白天、夜裡都來偷魚。
30個人疲於奔命,庫房裡的魚越來越少,庫房裡的野獸屍體越來越多,一次六隻巨大的棕熊跳過柵欄,有的躲過戰士的弓箭,有的沒有躲過重箭在身上依舊跑到庫房,跳到海豹肉堆裡就大快朵頤,一直吃飽後 在在庫房的角落裡呼呼大睡,戰士們才出來把它們一一射殺。
庫房裡已經堆積了6只猛虎、8只棕熊、20只黑熊……戰鬥依舊在繼續,而20個伯力男孩的刺殺與射箭本事得到空前的提高。
失去聯絡的孔輝是忙碌的,孔輝的海里寶村由於有內興安嶺的阻擋,來自西伯利亞的寒冷空氣大大減弱,相對的寒冷要好一些。
海里寶村的木刻楞也建立了一百多個,伯力人從來就沒有住過這樣溫暖的房子,睡覺有溫暖的房子,出行有溫暖的海豹皮大衣,伯力人不在如同以前那樣一身麻衣,在寒風裡瑟瑟發抖,而孔輝在組織建碼頭、造船、煉青銅,孔輝在複製白楊木鎮。
700人在冶煉青銅上,已經有了5座冶煉爐,礦石的品位高白楊木鎮一倍多,產量已經遠遠超過白楊木鎮。
沒有幾個工匠,鑄造技術不成熟,只能鑄造簡單的東西。
從海里寶村海岸南行200公里就是日本北海,初冬海面開始漂浮流冰,一些小鬚鯨在海岸不遠捕食,小鬚鯨呼吸激發的水柱時常在海面噴湧。
小鬚鯨是一種體重不超過十噸的小型鯨魚,但是對於孔輝一行人來說已經大的不得了。
怎麼捕殺鯨魚,譚啟明是講過的,比較接近時代的捕鯨魚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叉魚手划船靠近鯨魚,一人用帶倒鉤的魚叉刺入鯨體,魚叉上繫著生皮線和皮革魚漂。捕獵者不斷往鯨魚身上插入更多魚叉,直到鯨魚折騰累了才追上去殺死。然後把鯨魚拖到海灘處理。這種捕鯨方式效率低,風險大。
先進的就是爆炸魚叉法:19世紀中後期發明,用炮管火藥發射的爆炸魚叉代替手擲魚叉,捕鯨人能從更遠的距離更快地射中目標。這大大提高了捕鯨效果。
孔輝決定選擇第一種辦法,技術、工具決定也只有選擇第一種方法。
李愛民在亦赤哈城在打造農具,烏蘇里江東岸一直到黑龍江 ,田野都是肥沃的黑土地,而且是伯力人開墾出來的熟地,這些農田荒廢了十年,目前21個村莊耕種的土地還不足十分之一,這些荒廢的土地野草叢生,明年春天李愛民要把這些土地都種上糧食。
豌豆飯與小麥飯被要求停止使用 所有的糧食都要用作種子。
要有三百個犁鏵、四千把鋤頭、四千把鎬頭、兩千把鐵鍁……士兵變成了鐵匠,在把青銅打造成農具,而這些農具各個醜陋不堪。
沒有牛馬、沒有馴鹿,即便打造出農具,耕種烏蘇里江東岸廣闊的平原也是不肯定的。
而距離最近的部落就是使鹿部,他們有馴鹿。
海豹皮大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戰士都是有的,伯力人按照木刻楞,一個木刻楞發了三件大衣,誰出門誰穿,哈拉領著兩千多人學習做農具,哈拉學的極其認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金屬。
200戰士加800伯力人,訓練一支遠征軍,長矛刺殺、重盾防禦、手榴彈攻擊、弓箭的密集射擊與防禦……
厚重的積雪並不適合馬匹,雪橇還是必須使用的,一百輛雪橇,每十名戰士一輛雪橇,雪橇即是10名戰士都的運輸工具,也是戰士們的宿營帳篷,雪橇製作的寬大兩邊有高高的擋板,宿營時,在擋板上鋪上海豹皮就是帳篷,擋板外面埋上積雪,擋板寬2米,白天,10個戰士拉著自己的雪橇,晚上十個人就並排躺在上面熬過嚴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