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9章 戰後建設 (第2/3頁)

加入書籤

建設一個百人定居畜牧村。

之所以選擇75公里的距離,是因為馴鹿雪橇一天可以跑的距離,這樣出行的人方便晝行夜宿,驛站能提供充足的飲食,也可以避免出行隊伍攜帶太多的輜重。

一條沿松花江向黑龍江,一直到韃靼海峽,也是75公里一個驛站兼魚、牧村,每村百人。

車臣汗碩壘的大福晉阿海帶來的5000士兵,留下500人給阿海做護衛,其餘的馬上轉換成公路民工,發給工具,500人一段,開始修建從白楊木鎮到韃靼海峽的簡易公路。

有了大量車臣戰俘、前郭爾羅斯鮮魚換人口的漢族奴隸阿哈,北明人口已經有了翻倍的增長,由李延庚的幫助,一次就送過來一千漢人工匠,加上鮮魚交換的工匠,北明工匠增加了1400人。

而李延庚送過來的2000礦工 ,不但有血海深仇,還都是敢戰之士,經過篩選出1200人加入軍隊。

譚啟明吸取了自己對跨時代武器的痴迷,把這些最能打的戰士都挖掘、使用。

索倫部落比拉千、甘千、託河千幾個部落首領,也都加入到軍隊中。

前郭爾羅斯支隊依舊是最大的部隊,這次前郭爾羅斯支隊擴充到800人 ,依舊哈布圖蒙術為支隊長,譚一為副隊長。

復州女子支隊擴充到400人。

近衛支隊擴充到400人,譚延闓為支隊長。

霹靂支隊擴充到400人。

炮兵支隊不但有山地炮、迫擊炮、還有弩炮、床弩,人員擴充到200人。

公路兵支隊改為鐵驪支隊 擴充到400人 ,呼圖勇為隊長。

新建索倫支隊400人,由比拉千、甘千、託河千的索倫人組成,比拉塔任隊長、甘塔、託河塔任副隊長。

朱赫人為主力的貿易公司,透過交換、吸收,從郭爾羅斯肇源、超等一些蒙古部落,以及更遙遠的中亞、俄羅斯收穫猶太人500多人,利庫德支隊也增加到了200人。

乞兒吉斯牧民也有所增加,貿易公司也一邊用物資交換,一邊鼓動乞兒吉斯牧民逃亡,這樣乞兒吉斯騎兵隊增加到了160人。

北明全部軍隊已經高達3360人,軍隊的數量不能說龐大,而占人口的比例已經接近了極限,總要把足夠的人留在生產與科研上。

白楊木鎮人口已經突破一萬人,兵工廠、造船廠、紡織廠、青銅冶煉廠、炸藥廠、科學院、師範校、北明小學……

白銀村已經恢復了生產,銀錠與錳礦是一車車的運輸回來。

鹽鹼村的建設也在進行。

巴蘭河鐵礦鎮吸收了大量的戰俘奴隸,礦石出產已經大幅度提高,新的冶煉爐子在設計、計劃之中。

科學院在實驗錳鋼的冶煉,有了錳鋼就會有效能跨時代的強弩。

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混合鐵礦石與錳礦石冶煉,得出了錳鐵合金,錳鐵合金經過蒸汽鍛壓機幾次鍛打之後,就是錳鋼。

有了彈簧鋼,最先做出來的是彈簧鋼弓,按照駱駝塔的力量,實驗第一張彈簧鋼弓,駱駝塔彎弓如滿月,驚人的一箭射出了500米,在450米的距離能夠破甲,譚啟明突然就感覺,在17世紀的北方,大搞熱武器是不是錯誤的方向。

繼續製造、繼續實驗,青山塔也可以射出500米,有效殺傷距離450米,其他人就不行了,魚塔可以射出400米,比拉塔、甘塔、託河塔也都能射擊出400多米。

彈簧鋼十字弩增加了滑輪,增加滑輪就是增加弓弦的長度,減少了使用的氣力,一個彈簧鋼十字弩,普通戰士著手即可以操作,有效射擊距離400米。

彈簧鋼十字弩被定性為北明第一制式武器,每一名軍官、戰士,都要配備一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