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3章 北面也打起來了 (第1/2頁)

加入書籤

“怎麼,財政入不敷出嗎?”馮瑞科看向他們。

連一個婚假都不讓自己休完。

張集馨躬身行禮後,稟告道:

“殿下,財政雖然有些緊張,但還能過的去。”

現在每年都有大量土地出售款回收回來,政府的各種工廠,也利潤頗大。

“我們發現一個現象,近幾年國內的物價,一直在降低;

但是我們人口一直大幅增長,物資的市場需求是很大的,並沒有供大於求。”

通貨緊縮

這個詞語,突然出現在馮瑞科的腦海中。

前世他不是學金融、經濟的,只是會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兩個詞語。

物價下跌,只是物資供大於求或者貨幣緊缺而導致的。

果然,這時葉靄亭接過話頭,說道:

“我們在市場上進行調研,發現一切的源頭,是政府的稅收大多都是物品,沒有足夠現銀……”

馮瑞科很快明白他的意思:“你們說錢不夠用,是指貨幣流通量不夠?”

張集馨點點頭:“是的,殿下,東華國出現了‘錢荒’!”

這個詞語,讓馮瑞科想到中國歷史上,經常缺銅錢,從而產生宋朝的“交子”、明朝的“寶鈔”。

主要指流通中的貨幣短缺,也就是“錢”不夠用。

“我們經過商議,是時候開始印刷紙幣了。”

左宗植作為財政部長,說出了他們來的目的。

東華國現在人口已經跨過三千萬門檻,人均年收入至少30華元,所需的流通貨幣都得10億華元。

前期只有從各國繳獲,以及馮瑞科飛船裡白銀鑄造的4億銀幣。

而東華國目前算是對外貿易逆差型國家,白銀部分外流。

主要是建造鐵路和採購軍艦等支出。

“這些你們研究就行,不必專門來請示我吧!”

馮瑞科現在對於內部行政事務,基本不理,只管軍隊事務和外交。

他們幾人對望一眼,葉靄亭清了清嗓子:

“殿下,按從歐羅巴回國的留學生說法,發行紙幣,必須要有金銀作為準備金。”

“東華國目前各處礦場,每年出產的金銀還無法滿足發行紙幣的需求。”

說完,雙眼放光的看著馮瑞科,那意思,馮瑞科立刻明白了。

這是盯上飛船裡,儲存的黃金了。

“以前聽殿下說,還有一筆黃金儲備,不知道可否……”

馮瑞科皺眉思考著,按他淺薄的經濟知識;

只要國內有需求,只要根據國內生產總值來控制發行量,沒有準備金也是可以的。

但是目前這個時代,各國對經濟規律都還在摸索中進步,而東華國更是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按照歷史流程,從用貴金屬做準備金來過渡,也算穩妥。

“你們準備發行多少紙幣?”既然國內有需求,他也沒必要再捂著那些黃金。

這時,炎黃銀行行長左孝淵冒了出來:

“殿下,我們根據多方計算後,準備先行發行10億華元,一華元含金量1.6克,目前與現在龍洋等值。”

在東華國民間,把鑄造的硬幣稱之為‘龍洋’,因為上面的蟠龍紋。

“以後每年,根據國內金銀出產量來發行。”

左孝淵任職炎黃銀行行長之後,知道自己能力欠缺,從歐洲聘請了很多銀行方面的人才。

而這兩年,派去各國的留學生,每年都有回來。

他銀行也算是有了一批人才,能夠對宏觀政策,做出一些建議。

馮瑞科默默換算:“也就是要一千六百噸黃金,還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