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章 全軍撤退 (第1/2頁)

加入書籤

言畢,他那隻飽經風霜、獨存於世的手臂,如同決堤的憤怒,猛然揮向船舷邊那柄沉默的短戟。那一刻,空氣彷彿凝固,只聽“噗嗤”一聲,血肉與鋼鐵的碰撞,濺起一片血花,那是忠誠與背叛交織的終章。要離的身軀因劇痛而顫抖,他踉蹌前行,以一種決絕的姿態,將自己的頭顱撞向那冷冽的戟尖,剎那間,生命之線斷裂,他跪倒在血泊中,頭顱低垂,如同夕陽下最後一抹悲壯的餘暉。

慶忌的將士們,目睹此景,無不潸然淚下,悲痛欲絕,卻未曾想,這位無名刺客之死,竟也如此轟轟烈烈,足以撼動山河。世人皆知專諸刺僚之勇,卻不知要離之犧牲,遠勝專諸百倍,他以全家性命為代價,換來的不僅是勝利,更是對忠誠與背叛、仁與義最深刻的拷問。

正當哀歌四起,天空彷彿也為之泣淚之時,遠處江面傳來急促的銅鈴聲,伴隨著一聲聲焦急的呼喊:“吳國舟師逼近,速速備戰!”這突如其來的警報,如同一記重錘,砸碎了慶忌軍最後的防線。荊林,這位剛毅的副將,強忍悲痛,振臂高呼:“勿亂!傳我將令,全軍撤退!”

慶忌雖逝,但其魂魄仍籠罩全軍,而今其影已去,軍心不戰自潰。他們明白,失去領袖的他們,繼續戰鬥不過是無謂的犧牲。於是,這支曾經不可一世的艦隊,在悲壯與無奈中開始撤退,數百艘戰船在江面上艱難調轉,順流而下的英勇化為逆流而上的掙扎,昔日的輝煌在這一刻顯得如此脆弱不堪。

前鋒與吳軍的短暫交鋒,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擊即潰。而後方,尚未調整完畢的戰艦,在江水的阻撓下更顯笨拙,慶忌軍的撤退之路,佈滿了荊棘與絕望。正當他們以為逃離了死亡的陰影,前方卻再次傳來噩耗——吳王闔閭的戰艦已封鎖了歸途,無情地將他們逼入絕境。

這一刻,江面之上,不僅是船隻的交鋒,更是信念與命運的較量。要離雖死,但他的精神,如同那永不幹涸的江水,激勵著後人思考何為真正的英雄,何為犧牲的價值。而慶忌的軍隊,在這無盡的撤退中,也在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救贖與重生。夜幕低垂,星辰隱匿於厚重的雲層之後,江面卻如白晝般熾熱,只因無數箭矢劃破長空,化作夜的流星,每一道光芒都伴隨著淒厲的戰吼,在浩渺的大江上交織成一首悲壯的樂章。慶忌的艦隊,昔日輝煌如今各自為營,船艙之內,鮮血汩汩,匯成溪流,悄然滑過將士們的戰靴,留下一道道觸目驚心的痕跡。

就在這絕望的深淵邊緣,荊林,這位忠誠的副將,如同一尊雕塑般矗立於風浪之中,他的雙手緊緊環抱著慶忌將軍那逐漸失去溫度的身軀,毅然決然地步入船艙深處。三個沉重的響頭,不僅是對主人的告別,更是對命運的抗爭。淚水混雜著汗水,模糊了視線,他顫抖著嘴唇,一字一頓:“火起,焚舟!”這命令,既是訣別,也是重生的火種。

副將呂遷,即便肩頭插箭,英勇不減,手持火把,如幽靈般穿梭而至,臉上的震驚與不解交織成一片複雜的情緒。“荊兄,此為何意?難道真要葬身火海?”他的質問,在廝殺的喧囂中顯得尤為悲壯。

荊林抬頭,淚光中閃爍著決絕:“公子已逝,吾輩豈能容忍其遺體再受姬光之辱?唯有烈火,方能護他周全,也讓敵寇無從尋覓。”

呂遷聞言,沉默片刻,周遭的殺伐之聲彷彿在這一刻遠去,只餘下內心的掙扎與抉擇。終於,他單膝跪地,向慶忌行了最後的軍禮,而後,一抹狠厲爬上眉梢:“燒!”他轉身欲行,命運卻在這一刻悄然轉折。

正當呂遷準備點燃這艘承載著無數回憶與榮耀的戰船時,一陣微弱卻奇異的顫動自慶忌身軀傳來。火光映照下,慶忌的面容竟似乎恢復了些許生氣,呂遷心跳驟停,手中的火把幾乎脫手。緊接著,一聲細微卻清晰的呻吟,如春風化雨,穿透了戰場的喧囂。

“公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