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東漢·評論4 (第1/2頁)
不少皇帝都在關注著這些討論,他們都擔憂這些事情就發生在自己的王朝之中。
不論是兩派一起被俘,還是開創了新的繼位法——宦官繼位法,還是地方皇帝林立,再或者九千歲眾正盈朝,可沒有一個聽起來讓人高興的。
哦,如果這事兒是敵人身上發生的,他們還是會比較高興的。
但大部分朝代都沒有這樣的敵人,有這樣的敵人的朝代,又擔心這些事情不是發生在了敵國身上,而是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宋哲宗趙煦正是抱有這樣的擔憂的人。
他是清楚大宋這些年來黨爭有多激烈的——只要是對方贊同的,我方必然反對,不論這個建議或者事情或者人到底是否正確,於國是否有益;只要是對方反對的,我方必然贊成,也不論這些內容到底對大宋有沒有危害,大宋到底需要什麼……
只看立場,不看人、不看內容、不論對錯,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爭鬥而爭鬥,甚至有時候哪怕損人不利己也不在乎。
這麼下來,大宋還能有什麼好?
加之趙煦本人是贊同改革,或者說新黨的——不是說他就全盤認為新黨的政策完美無缺,但是他認為,大宋需要改變,需要改革,需要革除舊的弊病,換上新的更好的制度。
畢竟,大宋不是什麼高枕無憂什麼也不用擔心的朝廷,而是需要警惕北方遼國、西面西夏、甚至還有南面的一些國家的朝廷。
這種時候,不想著改變自己,不想著變革以求提升力量,還等什麼?
就這麼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坐視國朝的國力日漸衰弱,軍隊的戰鬥力不斷下降,等到哪一天天下驚變,出現了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變故,然後束手就擒、坐以待斃嗎?!
新黨的政策並不完美,相反,他們的各種籌劃缺陷相當多。
但他們是願意改革的一方。
因此,趙煦必然需要支援新黨——理論上,如果可以的話,朝中還是應該留上一兩個德高望重、能力出眾的保守一些的大臣,但新舊兩黨的鬥爭變成了這副樣子,他還怎麼留?
“新黨和舊黨的仇恨不會就這樣消弭,等到朕有朝一日駕崩,新君登基……”趙煦盤算著,甚至這個日子的到來不會太晚——畢竟他自己的身體情況可不樂觀。
新君登基之後,若是不能堅定一方,又不能處理好這兩方的問題,不能壓制住這些人,那這兩黨就會再次火速展開他們已經上演了不知道多少輪的爭鬥。
而若是在這個時候,境外發生了什麼事情,敵軍進攻大宋……
那這兩黨還真有可能還是不忘互相攻擊、反對對方的所有提議、贊成對方所有的反對,哪怕當時已經兵臨城下、已經國難當頭。
至於說還有比大臣身份更高的俘虜……
是宗親嗎?
以趙煦對這些大臣的瞭解,他們是不可能自己全部跑到前線戰場附近的,只會待在京城。而如果他們在京城被俘——趙煦暫且不願意去想京城究竟是怎麼被攻破的——那麼同樣在京城的宗室也總會有人跑不掉。
……嗯,等等,不對,皇帝呢?
只要有苗頭,皇帝是不會留在可能被俘的地方的,即使留下來,也要籌劃好萬一出事兒該怎麼應對,怎麼跑路。
皇帝要是跑路,總會帶上一些大臣的,難道是這些大臣因為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地搞黨爭,搞得後來的皇帝對他們非常不滿,不滿到跑路也不帶上他們了?
-
等到評論提到“直播”,各個時空的觀眾們都彷彿被注入了什麼靈光,一瞬間便領會了直播的簡單意思——能夠讓天下人都看到正在發生的事情。
至於說直播的原理,直播需要的工具,直播所需要的……一概不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