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起兵賑濟 (第1/2頁)
楊堅冷笑一聲,很好,現在這些反賊都已經走到了宣告正統的程度了。
到了此時此刻,這群人就已經不是一般的“反賊”,而是真的能夠與大隋競爭天下的對手——楊堅又想起來了先前看到朝廷不怎麼開倉賑濟災民的事情。
大隋儲存了那麼多糧食,除了用來當做朝廷、皇帝的底氣外,不也就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麼?
當時他就覺得此事不妥,若是平常天下尚且平靜也就罷了,即使不開倉放糧,那也能遷徙百姓去其他地方找活路,或者,喪良心一點,即便不放糧,朝廷的兵力也足以鎮壓住那些可能出現的民變。
但是大隋的情況又不是這樣。
天下亂象已現,此時正應該安撫百姓,穩定民心,將動亂的苗頭掐滅——這個時候,該開倉放糧就放,只要朝廷還在,想要把糧倉填充起來又不困難。
不然,朝廷不自己用了,朝廷不在這個時候下令開倉賑濟災民來提高一下名望、安撫一下百姓,難道還要等到這些糧倉全部變成反賊亂民的嗎?
到那個時候,那可真就是既沒了糧食,也失了人心。
——這是楊堅之前就產生的想法,以及推斷。
而現在,他的猜想果然成真了。
瓦崗軍,在李密的帶領下,不僅攻破了興洛倉,還把回洛倉和黎陽倉都佔領了;而佔領了糧倉之後,他們也沒有目光短淺地把這些糧食都據為己有,而是散發給所有前來的百姓,不論男女老幼……
這樣好的名聲,這樣好的刷名望的機會,就被這些反賊得了去!
現在,他們還昭明大義,正氣凜然,直白地表示了和大隋的敵對之意……
有了先前的戰績,又有了之前散發糧食賑濟百姓的名望,瓦崗軍做這樣的事情,完全沒有問題,沒有人會覺得他們德不配位、不配說這樣的話;
而更可怕的是,由此產生的連鎖效應。
瓦崗軍第一個正式表示與大隋敵對,那其他實際上也已經和大隋處於敵對狀態的勢力呢?大一點的勢力,之前是在觀望;小一點的勢力,是沒想過這件事情。
可是,現在,瓦崗軍已經做了這件事情,出頭鳥、領頭人已經出現。
那接下來呢?
觀望的人可能不再觀望,只等一個好機會便公開發表宣告;沒想過此事的人,現在也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即便實力不足,但釋出一個宣告好像也不是做不到。
要知道,有沒有直白地表明立場非常重要。
在真的態度鮮明地表示立場和目標前,即便其他人、所有人都知道實際情況如何,但依舊讓人感覺不同。
是不是還有迴轉的餘地?是不是情況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是不是,大隋的江山還不至於沒有挽回的機會?
可一旦這些人都直接表明態度……
楊堅苦笑,大隋的基業就是真的要完了。
“京城要沒了,想來李淵就是在宣佈反叛之後,第一步直接進軍京城的。”他嘆道。
在已經認為下一個唐朝應當是李淵所建立之後——楊堅和獨孤伽羅認為,這個推斷應當有七八成把握——楊堅就已經能夠大致想象出李淵的起兵路徑了。
已知,河北、河南、江南地區都有各自較為強勢的農民軍,楊廣本人又視江都為大本營並且離開了京城;李淵本人及其家族子弟又距離京城不算遠,很可能還參與了之前楊廣北巡途中被突厥包圍的救援行動……
所以,這個時候,瓦崗軍把持住了洛陽和中原地區,剩餘的另一個京城,也是正兒八經的京城,就是最好的目標。
再者,京城也有一個楊廣的孫子,這不是正正好好的扶持的人選嗎?
獨孤伽羅也嘆息:“想來他的死期……也不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