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東北攻略,收復故地 (第1/3頁)
天啟2年8月初1。
隨著大興安嶺以東的通遼、赤峰地區的收復,東北軍區與北方軍區實現聯防,面對巨大的軍事優勢,朱由校調整了東北軍區的戰略。
東北軍區40個師分成4個縱隊。
第1縱隊沿烏蘇里江、黑龍江一線,收復海參崴、北琴海、雙城子、伯力、廟街等外東北地區東部。
第2縱隊沿松花江、牡丹江、嫩江,收復牡丹江、寧古塔、雞西、雙鴨山、佳木斯、伊春、綏化、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墨爾根城、海蘭泡等東北地區中西部。
第3縱隊收復大興安嶺以東、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漠河以東,精奇里江、兀的河流域的雅克薩、結雅、安特坎等外東北地區北部。
李巖、劉玄初領導的特務第8隊,擴編至人,跟隨第3縱隊行動。
第4縱隊千里大躍進,收復庫頁島、格布特群島等北海沿岸島嶼。
東北軍區4個縱隊全面出擊,收復並實際統治奴兒干都司故地。
奴兒干都司是明朝在東北地區設定的最高地方軍政合一建制機構。
奴兒干都司設立於永樂7年,治所位於黑龍江入海口附近的奴兒干城,滿清時稱廟街,沙俄佔據後更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克。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抵外興安嶺、南接圖們江、東南臨鯨海。
包括外興安嶺以南、內蒙古東北部、外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烏蘇里江以東、庫頁島等地區。
庫頁島上設立襄哈兒衛、兀烈河衛,正統時期增設波羅河衛。
奴兒干是元代流放犯人的地方,除了女真、高麗流放湖廣以外,大都流放到奴兒干。流放奴兒干的普通刑事犯多數是漢人,漢人的習俗也廣泛留在奴兒干。
永樂11年,明朝宦官亦失哈在巡視奴兒干都司時,在奴兒干城修建了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佛教寺廟,命名為永寧寺。
永寧寺建好後,在其上豎立了一塊石碑,以紀念永寧寺的修築。永寧寺後被毀壞,亦失哈又重建永寧寺,再次豎立了一塊石碑,這兩塊碑被合稱為永寧寺碑。永寧寺的建築遺蹟直到民國時期還能看見。
女真勢力被驅逐到朝鮮半島後,收復東北地區的軍事行動變得非常輕鬆,東北軍區所到之處的女真、蒙古部落,基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東北軍區以強大的軍事實力開始全面收復西起大興安嶺西麓、北至外興安嶺北麓和外東北地區、東至鯨海、北海的的廣大領土。
大興安嶺是興安嶺的西部組成部分。東北起自黑龍江南岸漠河地區,西南止於赤峰北部西拉木倫河上游谷地,呈東北、西南走向,全長1400公里,均寬約200公里,海拔1100至1400米。
大興安嶺不僅支撐著東北與內蒙古工、農、牧、漁等產業的命脈,也是維持生命的糧倉與飲用水源。
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是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然綠色屏障 ,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
外興安嶺亦稱石大興安嶺,西起貝加爾湖地區,東抵北海,全長約2200公里,是北流入北冰洋、南流入黑龍江及太平洋諸河的分水嶺。
北支脈向東北方向延伸,經過朱格朱爾山脈和科雷馬山後,一直延伸到遙遠的白令海峽。南支脈向東南延伸約400公里後,抵達北海。
內興安嶺又稱老爺嶺,位於烏蘇里江、黑龍江下游以東,韃靼海峽、鯨海以西,北起黑龍江入海口,南至海參崴。全長約約1200公里,寬200至250公里,平均海拔800至1000米。沙俄佔據外東北後更名為錫霍特山。
外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兀的河與外興安嶺之間、烏蘇里江以東內興安嶺地區以及庫頁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