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6章 新炮和炮彈 (第1/2頁)

加入書籤

解決了此事,心情舒爽的劉平便趕至杞縣神武衛。

沒辦法,由於軍中炮車營的設立,對於新式火炮的要求便來了。

此番劉平到來,便是帶了早早描繪好的幾份圖紙。

考慮到車營接戰之時,需要快速移動的需要。

劉平此次摒棄了軍中一直使用的虎蹲炮和佛郎機。

這兩種火炮的效能確實不錯,但對於車營的火力來說,還是弱了一些。

為此,劉平所帶來的設計圖中專門提及了拿破崙三鎊輕炮和六鎊主力野戰炮。

車營所需的五十門火炮,將會以這兩種炮為主力。

至於後面的二十門重炮,則全部沿用了十二磅重炮。

將設計圖一一交給了工匠,差點驚的那牛二當場昏了過去。

驚為天人的牛二正打算離開,劉平卻是一把攔住了他問道:“牛師傅,你可知什麼是開花炮彈?”

牛二神色一滯,隨後滿臉笑意的回道:“開花炮彈便是那種能落地爆炸的炮彈,這玩意又不是什麼稀奇的物事,老牛我還是見過的”

劉平會心的一笑,看來以前的網友並沒有欺騙自己。

開花炮彈來源於宋時的一種火器,名為“火球”。

這種火器外型渾圓,內裝火藥,由數層油紙包裹而成。

遇敵之時,宋兵會點燃引線,由石炮將其拋射出去,以炸傷敵軍。

而舊宋時期的“火球”,得益於無法制造優質鋼材作為破片。

這種火器也慢慢的被“火蒺藜”所淘汰,直到元末之時才開始慢慢復興。

直到如今之時,數百年過去了,開花炮彈的技術慢慢也在革新。

如今明軍所用的炮彈,多為實心彈和霰彈。

至於原因嗎,大都因為開花彈引線的不穩定和裝藥量問題。

而到了清末時期,舊宋之時便有的開花彈技術竟然十分神奇的失傳了。

以至於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時,在西北一明軍炮臺遺址挖出數百枚開花彈子。

這位左大人也只能望天長嘆,涕淚凋零。

三百年前華夏已有之物,現在竟會失傳了,以至於被列強欺凌。

洋務運動之時,李鴻章曾經便向克虜伯兵工廠引進開花彈子的技術。

由此可見,滿清入關以後對漢人思想的荼毒。

康雍乾三朝大修文字獄,多少歷史孤本毀在了這場浩劫之中。

弘曆上臺之時,又大修什麼四庫全書,名義上是好的。

可背地裡究竟搞了些什麼,究竟有沒有大範圍修改史書,直到現在也是無人所知了。

與牛二又聊了許多,瞭解到了這時代開花彈子的優劣。

劉平發現,具體情況和自己瞭解的大差不差。

目前明軍之中,開花彈子的技術已是成熟了許多。

在炮彈的表面,有一個凸出的寸許的藥臺。

直徑約為三寸左右,在臺面的中間有著一個藥孔。

發炮之前,可在藥孔之中插入引線,控制好炮彈落地的時間。

而西方目前的開花彈技術,則是在炮彈表面開一個孔,可以插上一個木製的“信管”。

發炮之前,在信管中裝填燃的極慢的黑火藥用於引燃。

得益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劉平索性是活學活用。

將兩方的優點聚集在一起,既沿用西方的“慢藥”,也用大明目前的“藥臺”。

這樣一來,既省去了木管的繁瑣,又可以有效控制爆炸的時間。

而且炮彈都是一體鑄成的,有神武衛優良的鋼鐵作為支撐,造一個新的模具並不算太難。

更不要說,牛二還是瞭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