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創新突破之路 (第1/2頁)
馬偉傑坐在辦公室裡,望著窗外繁華的坪山區,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雖然在創新驅動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深知,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
“馬書記,最近我們收到一些企業的反饋,他們在研發活動中遇到了技術瓶頸,而且研發資金也出現了短缺。”科技局的副局長匆匆走進辦公室,神色焦急地說道。
馬偉傑眉頭緊鎖,“立刻組織一個專家研討會,邀請行業內的頂尖專家,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同時,看看能否從財政上再擠出一部分資金,支援企業的研發。”
副局長點頭應下,轉身去安排。
幾天後,專家研討會在區政府的會議室舉行。會議室內氣氛熱烈,專家們各抒己見。
“我認為可以從國外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一位專家說道。
“但引進技術需要大量資金,而且可能會受到技術封鎖。”另一位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馬偉傑認真傾聽著大家的討論,不時插話提問。
“那我們能不能集中區內的科研力量,進行聯合攻關?”馬偉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經過一整天的激烈討論,最終確定了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
然而,資金的問題依然棘手。馬偉傑決定親自去找財政部門協商。
“我們必須要保障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這關係到坪山區的未來發展。”馬偉傑在財政部門的會議上堅定地說道。
財政部門的負責人面露難色,“馬書記,區裡的財政壓力很大,要拿出這麼多資金確實困難。”
馬偉傑據理力爭,“我們可以調整一些其他專案的預算,優先保障科技創新。這是長遠的投資,會帶來更大的回報。”
經過多次協商,終於爭取到了一部分額外的資金。
在解決技術和資金問題的同時,馬偉傑又把目光投向了產學研合作機制的完善。
“馬書記,一些高校和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出現了溝通不暢、目標不一致的問題。”負責產學研合作的工作人員向馬偉傑彙報。
馬偉傑決定親自走訪高校和企業。
在一所高校的實驗室裡,馬偉傑與高校的教授和企業的研發人員圍坐在一起。
“大家有什麼想法和困難,都敞開了說。我們的目的是共同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馬偉傑鼓勵道。
教授說道:“企業的需求有時候不夠明確,導致我們的研究方向出現偏差。”
企業研發人員則說:“高校的研究成果有時候過於理論化,難以直接應用到生產中。”
馬偉傑認真記錄著大家的問題,“我們要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的溝通機制,定期交流,明確雙方的需求和目標。”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產學研合作機制逐漸順暢,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一些創新平臺和孵化器的企業反映,市場推廣困難,產品知名度低。
馬偉傑立即召集相關部門和企業代表開會。
“我們要組織一些科技成果展示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利用網際網路平臺,拓展銷售渠道。”馬偉傑說道。
在一次科技成果展示會上,馬偉傑親自站臺,向參觀者介紹坪山區的創新成果。
“這是我們坪山區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具有國際領先水平。”馬偉傑充滿自信地說道。
隨著一系列問題的解決,坪山區的科技創新氛圍越來越濃厚,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和專案落地生根。
“馬書記,我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坪山區的科技創新發展走上了快車道。”一位工作人員興奮地說道。
馬偉傑微笑著點點頭,“這只是一個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