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滿腔熱血為家國 (第1/2頁)
宣府鎮總兵府,白虎節堂。
議事大廳內人頭攢動。
宣大三鎮轄區內五品以上,各守城池的軍事主管,共七十幾號人員在集中議事。
兵部右侍郎,宣大總督張宗衡,宣府總兵曹文詔,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劉其正等到場議事。
議事內容就是如何抵禦這次皇太極的再次來犯。
自崇禎三年正月,皇太極從喜峰口突破長城,兵鋒京師城下之後,四年過去了,這是後金的第二次大規模進犯大明北疆。
實在是欺人太甚!
大明朝廷震驚,崇禎帝下旨,指派宣大總督張宗衡主政這次防禦。
宣大總督,這是個戰時臨時官名,屆時由朝廷臨時指派,一般為文職官員。
宣大總督授權全銜為:總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鎮軍務,兼理糧餉。
明末中後期,但凡大明的總督,提督等軍政要職,均有六部三司一院的文職官員來另時擔任。
而五軍都督府轄下的衛所武官,鎮戍營兵制下的總兵,副總兵都得聽命於臨時欽差-宣大總督大人。
在明朝中期開始,是朝廷的文官系統全面壓倒武官系統,還往往是品級低的文官,來領導品級高的武官。
例如:宣大總督張宗衡,是兵部右侍郎,正三品銜,而宣府總兵、宣鄉伯曹文詔,卻是五軍都督府僉事,從一品武官。
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劉其正,沒有勳職,那也都是五軍都督府僉事,從一品武官。
除了文官統轄武官,還有宦官監軍。
這樣的管轄顯得不倫不類,外行管理內行,形成多頭管轄的矛盾會很多,容易造成政令不暢,反應遲鈍,行動滯後,像是個老態龍鍾的衰人。
這種奇葩事,歷史上恐怕也只有大明朝廷,才會出現。
這套權力分散、多頭管理、相互牽制的管理體系,可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
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是個玩弄權術的高手,他為了大明江山有朱家人永遠坐下去,萬年不衰,苦心孤詣設計了這套權力分散,相互牽制的統治體系。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套體系在政權統一的頂盛時期還能適用,在國力衰竭,內外交困時期,這套統治體系反而縛綁了大明朝廷的手腳,加速其毀滅。
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戰爭階段,那是庇漏百出,提前敲響失敗的喪鐘。
從目前大明這種局面來看,宣大總督真特麼是個苦差使,猶如架在火上烤似的,弄得不好烏紗帽丟了是小,下獄或身首異處都有可能。
四年前後金軍首次越過北長城喜峰口犯明,袁崇煥先是下獄,後是凌遲。
而這次,能否倖免,張宗衡是不寒而慄,每天寢食難安,如坐針氈。
議事現場七十幾號人,那是派系林立,大家都在強調自己防區的困難,軍糧嚴重短缺,彈藥不足云云。
吵吵鬧鬧的就是沒有一個結果。
楊信聽說石風和秀娘專程過來找他,吃了大驚,以為家裡發生了什麼大事。
他急匆匆走出白虎節堂來到會客室,看了倆人一眼,疑惑道:“爾等找為父是為何事啊。”
楊秀娘雙手一抱道:“爹爹,石風對後金軍犯境有其獨到分析,可否一稟?”
“呵…石風可先說來讓為師聽聽…”
楊信現在已視石風為未來女婿,並且他也認為石風頭腦靈活,不按常理出牌,經常會有奇思妙想的好主意,如能被宣大總督所採納,將立大功。
“稟恩師,晚輩在流民營裡安插了不少細作,聽到一些有關塞外軍情動向和訊息,經分析了一下,具體是這樣的……”
這種場合見面,宛如在家裡府上,都以家庭成員身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