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2章 報應來了 (第1/3頁)

加入書籤

楊國忠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殲大惡之輩,作惡多端,他最大的過錯就是釀成了“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為後人嘆息。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自此以後,一千多年過去了,中國歷史再也沒有達到那種高度。人們把釀成安史之亂的過錯主要歸咎於兩個人,一個是李林甫,另一個唐玄宗。

李林甫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大殲臣,他當政十九年,忌賢妒能,使得唐朝沒有賢臣在位,沒有良將。這些都是事實,人們據此而把安史之亂歸咎於李林甫,是不對的。

沒錯,李林甫是罕見的大殲臣,然而,他的目的是保住自己的相位,沒想過要讓唐朝衰敗,沒想過發生大亂。為此,他為消除安史之亂有過安排。

在李林甫生前,他提議讓安祿山進京為相。這一手其實很高明,這是對安祿山明升暗降。若是他的計劃實現的話,安祿山就到了長安,失去了兵權,即使他有心造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就不會有安史之亂了。

這一計劃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楊國忠的全力反對。他一口咬死,安祿山要造反,有反骨,絕不能把相位給安祿山。

此時的安祿山輕天下,每次進出龍尾道時都會左顧右盼,連李隆基也是放在眼裡,還沒有下定決心要不要造反。原因在於,他怕李林甫,只要李林甫在世一天,他就不敢有反心。

直到李林甫死後,楊國忠接任丞相,安祿山得到訊息,仰天長笑,大罵楊國忠市井小子,無才無學,象他這樣的人當丞相,那是天要亡唐朝。從此,安祿山下定決心,要造反,要取唐朝天下。

安祿山雖有造反之心,也採取了行動,卻不會那麼早發生。安史之亂之所以發生得那麼早,是因為楊國忠逼的,正是因為楊國忠的逼迫,才讓安祿山不得不提前造反。

楊國忠口口聲聲安祿山有反心,要造反,那不過是他打擊安祿山這個政敵的藉口,根本就沒有做任何準備。等到安祿山真正扯旗造反後,楊國忠一事無成,整個唐朝都沒有應對措置,最終釀成彌天大禍,唐朝由盛轉衰。

假若楊國忠有足夠的應對,即使安祿山反了,也不會拖八年才平定,更不會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可以這樣說,楊國忠才是唐朝由盛轉衰的真正罪魁禍首。

他不讓安祿山入京為相,錯失了消彌安史之亂的良機。

他逼反了安祿山。

他貪婪無度,只知斂財,卻沒有丞相的才幹,沒有絲毫應付安祿山造反的措置。

這些,才是唐朝真正衰敗的原因所在。

以楊國忠眼前的困境,百姓氣勢洶洶,必欲殺楊國忠而甘心,即使李昌國不出手,楊國忠也是必死無疑。

不過,象楊國忠這樣的大殲大惡之人,死在別人手裡,一定會讓人遺憾,還是自己親手殺死的好,這才是李昌國出手的原因。

“呼!”李昌國吐出一口氣,很是輕鬆,笑道:“楊國忠啊,你再也莫想為惡了!”

自從來到唐朝,李昌國就在尋找時機,要消除安史之亂,楊國忠就被列入了清除的行列。為此,他一直在努力,直到今天,他才終於完成這一任務,心中一陣輕鬆。

手腕一振,楊國忠的屍體掉在地上,李昌國拍拍手,大步而去。

李昌國剛剛離開,憤怒的百姓在曳落河、李林甫的手下、太子的手下以及百官的手下幫助下,擊潰楊國忠的爪牙和死士,衝進楊國忠府第。

“殺死楊釗!”

“為國除殲!”

百姓憤怒的咆哮,好象潮水一般衝進府裡,準備把楊國忠拖出來,活活打死。

“這是楊釗!”

有人眼尖,發現了楊國忠的屍體,衝了過去。

“真的是楊釗!”百姓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