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子西巡駕鶴遊 (第2/2頁)
和愛護,任命了一大批功勳卓著、品行高尚的重臣兼任他的東宮佐官,並不再另設東宮府僚,當姚重華外出征戰期間由太子監國時,各位重臣可以直接和太子溝通,以免產生嫌隙。
同年,挑選了一批品性優秀的青年才俊陪姚溫讀書學習,此外還在宮中特設大本堂,貯藏各種古今圖書,徵召各方名儒輪流為太子和諸王講課。
姚重華還經常給姚溫講述為君之道,同時告誡他要知道自己身為太子要肩負的責任。
姚溫為人寬厚仁和,勤勉好學,頗受朝野好評。
明德九年,姚溫已十九歲,年歲已長,虞帝作出了讓其參與處理政事的決定,史書記載:“命諸司今後常事啟皇太子 ,重要乃許奏聞。”。
雖然只是處理“常事”,但已能體現姚重華對他的器重。
四年後,明德十三年,虞帝“命君臣自今大小政事 , 皆先啟皇太子處分 ,然後奏聞。”,將大小政事都交給姚溫來處理。
在姚溫監國輔政期間,與姚重華“重典馭下”“以猛治國”不同,他更傾向於行“寬通平易之政”,因此與父親頗多分歧。
特別是在姚重華在某些事件的處理上過於嚴厲的時候,姚溫常予以勸諫,“殺人過濫,恐傷天和”,雖然因為與虞帝意見相左而難以實行,但這並未影響虞帝對姚溫的喜愛。
姚溫性格仁厚對待其兄妹也特別友愛,陳王姚琛曾多次觸怒姚重華,都是姚溫從中多方調節。
在弟弟妹妹的眼中,姚溫是一位受人尊敬、可以和睦家族的兄長。
對於姚父來說,姚溫不單單是兒子那麼簡單,他是自己和劉氏愛的結晶,也是他後繼有人的奮鬥動力,更是他不幸人生中最耀眼的光!
如果說二子犧牲,他尚能勉強接受,長子的離世,老皇帝就不能理解了。
恍惚之間,他憶起舊事,有一天晚上,姚重華攜姚溫、姚琛一起賞月,想測試下兩個兒子的學問如何,便讓他們以月亮為題,各自賦詩一首。
姚溫詩云:“昨夜嚴陵失釣鉤,何人移上碧峰頭。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遍九州。”
姚琛此時尚年幼,也吟詩一首曰:“誰將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裡,蛟龍不敢吞。”
此時會想起來覺得大為不妥,姚溫詩中“未得團圓相”和姚琛詩中“影落江湖裡”分明都是不祥之兆,結果現在姚溫英年早逝,果真應驗了其詩中“未得團圓相”之語,姚琛也因抵抗元軍犧牲,真得個“影落江湖裡”。
“莫非真的是一切早有預兆,老天爺啊,你給了我無上權柄,又為何絕我子嗣,不讓後人繼承這大好江山。”。
此時,他真覺得自己已是孤家寡人,人人羨慕他從一介草根登上這龍庭之位,卻不知他的一生極盡悲苦。
幼年喪父母,飢寒交迫,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人生三大悲事都被他經歷完了。
與她同樣悲傷的還有她的女兒姚靜姝,她打小錦衣玉食,受盡父兄寵愛,可兩個哥哥的相繼離世也讓其悲傷到無以復加,就這她還要強裝鎮定,安慰老父,只敢在暗地裡偷偷哭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