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萬忠和三公主(1) (第2/2頁)
。
由於此案偵辦時間跨度太長,而能蒐集到的證據又微乎其微,有人建議康熙放棄此案的偵破,理由是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在一樁無頭案上,剗不來。
遭到康熙否決。
他的態度很明確,此案非破不可。
對於萬忠的去向,這次會議有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這夥人取了寶之後,在萬忠的帶領下,可能離了本土,去了海外。
他們在海外隱名埋姓,利用手中的財富,大量購置田產,人人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因而樂不思蜀,對政治己不再感興趣了,並已經融入了當地社會。
如果這個推斷成立,對朝廷來說可是一件好事。
因為朝廷不用再擔心,這夥人突然從哪裡冒出來,對社會製造動亂了。
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夥人並沒有遠去,他們還潛伏在國內,這麼多年銷聲匿跡,並不代表他們沒有了政治野心,他們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
康熙明確表態,支援後一種觀點。他堅信,這夥人還潛伏在國內,並且,總有一天會重現人間。
那一天到來之日,也是天下大亂之時。
因此為了警醒自己,他在每年的四月份,也就是這個案子的觸發日,他都會盡量抽出時間,到那個空了的藏寶洞走一遭,以表示對這個案子的關切。
並且在藏寶洞周邊,佈置了一些秘密力量,長期駐守那兒,希望能有所發現。
他始終相信,那夥人因交通工具的限制,沒有運走的那部分財寶,還藏在這兒,沒被取走。
既然沒取走,那這夥人取走這筆財寶,只是個時間問題。
只要這些人一出現,保證讓他們有去無回,這件迷案也就最終將大白於天下了。
但時間一天天過去了,藏寶地一直表現的風平浪靜,他渴望中的藏寶當事人,始終沒有出現。
就在他對偵破這件案子也不抱多大希望時,一個似曾熟悉的名字,出現了。
她,就是三公主。
自從八旗兵揮師南下後,長江流域便成了新舊政權較量的主戰場。
後來八旗軍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導權,大明殘餘節節敗退,軍事鬥爭陷入低谷,並逐漸瓦解。從此,由官府主導的抵抗運動,開始被民間鬥爭所替代。
其中就有這麼一個女人,自稱是明皇室後裔,發動了起義,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關於身世,她對外自稱是崇禎的三女兒,幼年時被人救走,從此流落民間。現在長大成人,發誓要報這亡國滅族的深仇大恨,希望民眾支援他,趕走入侵者,收回曾經屬於自己的故土,重建幸福家園。
此舉得到了民眾的響應,幾天功夫,聚集了上萬人。他們攻城掠地,佔領了許多州縣,給當地官府造成了很大壓力。
在幾次組織力量圍剿失敗後,當地官府請求朝廷支援。
最後,朝廷調派大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反叛平息下去。
那個自稱三公主的中年婦人被擒,被關入囚籠後,押赴京都受審。
經查,這個所謂的三公主,和朱氏皇朝並沒有任何的瓜葛,是個典型的冒牌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