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20章 瓦罐(上) (第1/2頁)

加入書籤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伏靈十七年,三月初一。

一年春耕時。

韓香骨早早起床,照例先拾柴、再挑水。

當少年挑著最後一擔水進入張家小院。

卻見正屋屋簷下,老太太正將那雙繡花平底鞋換作破爛草鞋。

“張奶奶,您也要下地去嗎?”

老太太笑道:“得下,不下兒媳婦又該戳我脊樑骨,罵我吃閒飯嘍。”

朝陽初升之際。

雲水村村民三三兩兩,扛著鋤頭出了村,往自家田地走去。

春竹府境內多山,可耕種田地很少。

官府給韓香骨分了五畝,離村子有七八里之距。

伏靈十六年,春竹府洪災,雲水村也沒能倖免。

小一年未打理,映入韓香骨眼簾的,是比膝蓋還高的萋萋荒草。

挽起袖子,少年揮舞鋤頭。

一邊鋤地,一邊抓起荒草,待將泥土摔打幹淨,便扔下地埂。

這只是第一遍鋤草。

待春雨再落一場,氣溫漸暖,還得鋤一次,種下粟米種子。

三月播種,四月還得鋤草,包括將莠苗拔掉。

畢竟土地就那麼一點養分,雜草不鋤,莠苗不拔,則很難長出莊稼。

五月份還得鋤最後一次。

待六月份粟米苗長大了,長壯了,不怕雜草奪取土地養分,村民們才能停下來喘口氣。

——

韓香骨不停歇,足足鋤了近一個時辰,才直起幾乎快要折斷的腰。

回頭望了一眼鋤出來的地,韓香骨不禁苦笑一聲,“這得多少天才能鋤完?”

“喂,太平,過來歇息歇息,喝口水。”

下方便是老村長兒子郭省的土地。

此刻,男人坐在地頭一棵杏樹下,衝韓香骨招了招手。

“來嘍郭叔。”

郭省吧嗒吧嗒抽著老旱菸,衝咕嘟咕嘟飲水的少年伸出一根大拇指。

“太平,你這地裡活幹的太好了,一個頂三,等六月清閒下來,瞧好吧,上門說親的媒婆,保準把張嬸家的門檻踩爛。”

韓香骨瞪大眼睛,“郭叔,不至於吧,我沒爹沒孃,也沒親戚幫襯。”

“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誰家姑娘眼瞎了能看上我?”

郭省:“太平,這你就說錯了。”

“老百姓什麼最重要?不就力氣嘛。”

“地裡活幹得漂亮,就能多打糧食。”

“糧食多了能幹嘛,吃飽飯啊。”

“老百姓不就圖個吃飽穿暖嘛。”

韓香骨明白了一個道理。

一個他早該明白的道理。

這個時代的聖賢書,是不屑記載老百姓的。

比如韓香骨就不知道,原來在村子裡,有力氣就能娶到妻,哪怕你是一無所有的外鄉人。

“郭叔,”

韓香骨放下白瓷碗,伸手指了指不遠處的大山。

大山並不高,山體坡度平緩,遙遙可望見一口口挨挨擠擠,洞口約莫水缸大小的窯洞。

遠觀彷彿美人臉龐上被挖出密密麻麻的黑洞。

“郭叔,那是什麼?”

郭省解釋道:“瓦罐墳。”

韓香骨好奇道:“瓦罐墳?葬啥的?”

郭省吐出一口煙霧,“葬人,老人。”

“那些生活在府縣的人家,且不說綾羅綢緞,但基本的吃飽穿暖還是不愁的,所以多是花甲古稀蒼齡。”

“然村落之人,因長年從事繁重體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