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9章 早課(中) (第2/4頁)

加入書籤

即便朱棣日後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在天下士人的心中,也永遠脫不去“篡位”的罵名。

在那莊嚴肅穆的紫禁城大殿之上,朱棣懷著複雜的心情,懇請方孝孺為他起草登基詔書。彼時的方孝孺,身著一身孝衣,那素白的顏色彷彿是他對建文帝忠貞不二的無聲宣告,他目光堅定,毫不畏懼地怒斥朱棣,將心中的悲憤與對正統的堅守,化作聲聲質問,直擊朱棣的心底。

朱棣,他的性格本就最像朱元璋,那骨子裡的剛硬與霸氣,讓他平日裡容不得絲毫忤逆,可面對方孝孺,他竟強壓下心中的怒火,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溫和地勸解,口乾舌燥也未曾口出惡言,只是近乎哀求地說:“先生,這是我的家事,還請您為我起草詔書啊。”然而,方孝孺卻只是提筆寫下了幾個大字——“死即死,詔不可草”,那寥寥數字,卻重如千鈞,彰顯著他寧折不彎的氣節與至死不渝的忠誠。

朱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那朱家人的暴脾氣一觸即發,他紅著眼,厲聲質問方孝孺:“你不怕死嗎?不怕誅九族嗎?”而方孝孺卻挺直了脊樑,決然回應道:“你殺我十族又何妨?”這一句,似是平地驚雷,震撼了整個朝堂,也徹底激怒了朱棣。

於是,那慘絕人寰的一幕上演了,朱棣竟真的下令誅了方孝孺十族。當著方孝孺的面,他的親人、門生、故舊,一個個被無情地帶到刑場,鮮血染紅了大地,慘叫撕裂了天空,那是怎樣的人間煉獄啊!整整殺了七天,847 人也好,873 人也罷,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都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而方孝孺,始終默默流淚,他的目光從未離開過那擺在面前為朱棣起草登基詔書的紙筆,可那紙筆,至始至終,未曾被他挪動分毫。最終,方孝孺慷慨赴死,用生命扞衛了他心中的君臣大義,用熱血譜寫了一曲悲壯的忠誠之歌。

站在後世的角度去回望,或許有人會感嘆他的剛烈,質疑他的行為,覺得為了心中那份君臣大義,連累了八百多人,這樣做是否值得?然而,在那個時代,在真正的讀書人、真正計程車大夫眼中,這一切,太值得了!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信仰,是一種超越生死的堅守,是即便明知會粉身碎骨,也絕不屈服的精神啊!

這種精神,它叫名節,是一個人在這世間立身處世的根本,不容玷汙;它叫大義,是面對家國大義時的義無反顧,雖死無悔;它叫不屈,是在強權壓迫、生死抉擇面前的錚錚鐵骨,永不低頭。

縱覽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其間固然有數不清的文人敗類,就如那東林黨中,那些在南京城外,卑躬屈膝迎接皇清的無恥文人,他們的行徑令人唾棄,讓人心寒。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如銀河中浩瀚星海般的無數大儒,他們秉持著這種精神,前赴後繼,綿延不絕,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們生長且熱愛的這片人間大地。

東林黨,這群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自詡為清流的文人團體,實則是大明王朝的一大禍根。他們打著“正人君子”的旗號,在朝堂之上結黨營私,黨同伐異,將朝政攪得烏煙瘴氣。

就拿“明末三大案”來說,梃擊案中,本應是查明真相、維護宮廷安穩、以正朝綱的關鍵時刻,東林黨卻藉此機會,排除異己,將其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是為了真正探尋幕後黑手,還宮廷清明,而是企圖透過操控輿論、影響審判,來打壓與自己政見不合的勢力。他們不顧案件本身對於國家穩定的重要性,只想著如何讓己方在朝堂爭鬥中佔據上風,使得原本就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混亂不堪,也讓朝廷的公信力在民間大打折扣。

再看紅丸案,這本該是關乎皇帝安危、國本穩固的大事,可東林黨人又一次罔顧大局,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肆意攻擊政敵,把對皇帝病情救治的探討演變成了一場激烈的黨派紛爭。各方勢力你爭我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