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唐宋八大家下(三蘇) (第3/4頁)
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
繪畫:蘇軾開啟了寫意繪畫的先聲,對“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他擅畫墨竹,傳世畫作有《枯木竹石圖》等。
4. 思想與人格:蘇軾一生歷經坎坷,但始終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他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精神,既有積極入世的一面,又有超脫曠達的一面。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使他成為後世文人敬仰的楷模。
《赤壁賦》分為前後兩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被貶謫到黃州,遊覽赤壁後所作。
《赤壁賦(前)》
這篇賦描繪了作者與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遊玩的情景。文中描繪了清風、水波、明月等美好景色。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營造出一種空靈澄澈的意境。
同時,文中還體現了主客之間的對話,他們談論宇宙的無窮和人生的短暫,客人表達出了一種悲觀情緒,而蘇軾則以“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等觀點來寬慰客人,體現出蘇軾豁達超脫的心境。
《赤壁賦(後)》
以敘事寫景開頭,“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描繪了蘇軾與兩位客人在秋夜赤壁遊玩的情景。
文中蘇軾登山臨水,發出了“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的感慨,有對自然景觀變化的感嘆。
並且作者透過描寫自己在赤壁的經歷,表達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展現其樂觀的處世態度和深邃的哲學思考。
《赤壁賦》兩篇都展現了蘇軾在被貶謫時期的心境變化,同時也體現了他的文學才華,兩篇賦的文辭優美,意境深遠,是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其大致意思為: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邊亂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驚人的巨浪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小喬剛剛嫁給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風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期。蘇軾遊覽黃州赤壁磯,追憶三國時期周瑜的無限風光,對比自己的坎坷處境,感慨萬千。詞的上闋描繪了赤壁的壯麗景色,為下闋緬懷英雄人物作了鋪墊。下闋透過對周瑜的描寫,表達了對英雄豪傑的敬仰和對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
該詞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氣勢磅礴、意境雄渾,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蘇軾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豪放派詞的魅力,對後世詞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撰詩並書,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這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後的作品。詩帖內容是兩首寒食節所寫的五言詩。詩句體現出蘇軾當時惆悵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