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柴宗訓的心裡話 (第2/3頁)

加入書籤

解。大概是由於李重進乃是太祖郭威的親外甥,讓柴宗訓天生就有種親近之感。

“為何?”种放不答反問,冷笑道:“你看看李重進所做的一切,哪一樣不是取死之道?別說他錯信翟守珣乃是最大的敗筆,所謂徵集糧餉,不過是說得好聽。實際上還不是強搶百姓之糧。據‘稚子營’中‘探營’的密報,儘管翟守珣並未幫李重進徵集糧餉如實之數,但翟守珣拿著雞毛當令箭,禍害老百姓的事卻是沒有少幹。

“如今李重進轄地的百姓對李重進已然是怨聲載道,李重進以前鎮守一方,也算有些微薄名聲,可現在也是盡付之東流了。也許李重進打的是早日拿下開封城以定天下的主意,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萬一戰敗之後問題。

“戰敗之後,他少不得要縮回駐地,要對抗趙匡胤禁軍,唯有憑藉自己轄地熟悉的有利地形,再加治下百姓眾志成城,方有一搏之力。畢竟一地之力對抗全國之軍,可照李重進現在這般做法,一旦戰敗到時候不用趙匡胤打來,盡失民心之下,要是百姓知道他失勢,只怕老百姓就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李重進。”

聞過种放之言,柴榮訓沉默起來,种放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說得極有道,他原先對李重進寄於厚望,除了他與之親近的關係外,便要說到李重進頭上頂著“大周名將”的頭銜了。事到如今,柴宗訓卻也明白了李重進不過類似韓信一類的人物,也許他們在軍事之上都是天才,可是在政治之上卻是白痴。

“那李筠呢?”柴宗訓還是有一絲不死心,儘管也知道歷史上的李筠比起李重進還要窩囊,現在卻也成為他最後希望了,“至少李筠現在的做法看起來是最明智的,應該比李重進要穩妥多了。”

“你當真這麼以為?”种放冷笑了起來,柴宗訓鬧了個大紅臉,實際他也不怎麼看好李筠,“李筠的做法表面上看來穩妥,但首鼠兩端之人,卻是最不容易成事之事。有句話說得好,說是‘書生造反,十年不成’,說得便是李筠這種人。

“想得比做得多,永遠都是顧慮重重,看將起來處事面面俱到,其實時機卻在猶豫之間一閃即逝。也許在李筠內心裡還是心向大周的多,可現實卻逼得他不能迅速做抉擇來。對李筠來說,他最好時機就是在趙匡胤或李進重第一時間向他丟擲邀請的時候,在二者之間做出一個選擇來,可李筠卻是沒有這麼做,反而待價而沽。

“李筠這樣的做法看將起沒有太大問題,可是誰都喜歡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不管李筠最後投靠李重進還是趙匡胤,贏得最後的勝利,對李筠來說都是失敗。輕易而來的勝利又豈有話語權?也許最後趙匡胤用一個有職無權的虛位便能將李筠打發。”柴宗訓暗暗心驚,想不到种放推測這般精準,幾乎完成接近歷史。

“如果李重進和李筠聯手,他們能和趙匡胤抗衡的機率有多大?”柴宗訓深吸了一口氣,還是忍不住問了這麼一句。

“先不說李重進和李筠聯手的可能性本來就微乎其微,這根本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不過你想知道我還是可以告訴你, 應該不足三成。”种放冷靜的回答道。“才只有三成?”柴宗訓沉默了起來,他本來還有意促成李重進和李筠聯手,可聽過种放的答案,他卻是明白似乎沒有這種必要了。

“其實這二人如果真的可以拋棄成見,攜手合作,二人之間能形成很好的互補。李重進敢打敢拼,作風勇猛;而李筠卻是心思細膩,能幫助其查漏補缺。”柴宗訓眼睛為之一亮,正向問為何才只要三成,种放卻是率先回答出了其中玄機,“可事實上二人根本不可能做到彼此親密無間,全心全意的合作。

“不說別的,單說他們之間誰為主誰為副?光是這一件事只怕李重進和李筠就會為之爭得頭破血流。如果二人之間分不出一個誰主誰副來,令出多門,他們永遠都不會是趙匡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