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當街弒君 (第2/4頁)
樂觀閱兵時未抓住機會誅司馬昭、奪兵權以解決司馬師,且被司馬昭覺察,司馬昭引兵入城,司馬師遂下決心廢黜曹芳,另立新君,十四歲的曹髦被拉進魏國權力鬥爭的中心。
入繼大宗:254 年九月,司馬師派郭芝入永寧宮,宣佈要廢黜曹芳、立彭城王曹據為帝,並索要皇帝玉璽。郭太后求情無果,無奈之下同意廢黜曹芳,但堅持立明帝親侄兒曹髦為帝,並拒絕交出皇帝玉璽,聲稱要親手交給曹髦。最後,司馬師妥協,郭太后下懿旨,令曹髦入繼大宗,作為明帝后嗣。十月初四,曹髦被迎接至洛陽城北玄武館,群臣奏請下榻前殿,曹髦認為這是先帝寢殿,不敢越禮,要求住到西廂房。群臣又請求用天子之禮迎他入城,曹髦亦不同意。初五,曹髦進入洛陽城,群臣在西掖門跪拜迎接,曹髦欲下車答拜,司禮官奏陳“依禮天子不必答拜”,曹髦說“我眼下也是天子之臣,怎能不還禮”,於是下車答拜。行至皇宮止車門,曹髦欲下車,左右勸阻說“依慣例天子可乘車進入”,曹髦稱“我受皇太后徵召而來,尚不知所為何事”,遂下車同群臣一起步行到太極東堂,拜見太后。當天,曹髦即在太極前殿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正元,並詔令大赦天下。登基大典後,司馬師私下裡問鍾會覺得曹髦如何,鍾會道“才同陳思,武類太祖”,也有人向司馬師反映,說曹髦在拜見太后接受玉璽時,有些淡漠懶散,司馬師以此為由,於新帝首次朝會前訓導曹髦,告誡他要“慎始”,在群臣面前應莊重謙謹,曹髦初次亮相,表現了他從容的態度和不肯受制於人的個性。
宣德天下:254 年十月初七,曹髦即位第三天,就派遣侍中作為使者,持節到全國各地體察民情風俗,慰問士人百姓,審查蒙受冤屈和不盡忠職守的官員。同時,曹髦還詔令減省皇帝車駕服飾和後宮的開支,停止使用尚方御府製作的精巧奢華而沒有實際用處的器物。十月初八,曹髦下詔表彰司馬師,封為相國,授予象徵權力的黃鉞,特許他入朝不必小步快走,奏事不必通報姓名,上殿可以帶劍穿鞋。司馬師沒有接受相國之位。十月十九,曹髦又命令有關部門評定在廢立皇帝一事中相關人員的功勞,分別給予了封賞。
謀權失手:
淮南二叛:地方親曹派、鎮東將軍毋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假稱皇太后懿旨,在淮南起事,發兵勤王,討伐司馬師。司馬師安排其弟司馬昭兼任中領軍,留守洛陽,自己親率大軍東征。司馬師鎮壓了兵變,毋丘儉被殺,文欽逃亡吳國。在班師回京途中,司馬師因眼疾病危,司馬昭到許昌探望,被司馬師委任為衛將軍,總統諸軍。正元二年閏正月二十八,司馬師在許昌病逝。曹髦意圖趁機謀取兵權,給代理尚書僕射、隨軍東征的傅嘏下詔,說東南剛剛平定,應暫且讓衛將軍司馬昭鎮守許昌,令傅嘏率各路大軍回朝。不料傅嘏也是司馬氏一派,司馬昭接受了他與中書侍郎鍾會的計策,親自率大軍回到洛水南岸駐紮。曹髦無奈,不得不加封司馬昭為大將軍,並總領尚書事務。
甘露元年即256 年二月:曹髦在太極東堂,與侍中荀顗、尚書崔贊、黃門侍郎鍾會等一起講習《禮典》,談起歷代帝王功德,最後話題落到夏代中興之君少康與漢代開國之君劉邦哪個更優秀上。荀顗等人認為劉邦順天應人,開創大漢基業,少康仰仗大禹恩澤,在外力援助下復國,上古三代可以德懷柔天下,但戰國以後只能憑藉智謀和武力,若只評定德行,少康更優,若考核功績,劉邦則更勝一籌,作為中興之君,少康和光武帝劉秀差不多,與高祖劉邦尚不能相提並論。曹髦對荀顗等人的看法不以為然,他認為自古以來的帝王各有優劣短長,不一定創業之君皆優、繼任者皆劣。劉邦是在秦朝即將土崩瓦解之際,倚仗權術和武力成就的功業,其一舉一動,大多違反了聖賢的法度。而少康則是國破家亡之後出生的遺腹子,他四處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