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孟韋柳四傑 (第2/4頁)
長安經歷:開元十五年冬赴長安應進士第,次年與王維結交,王維為其畫像,兩人成為忘年之交。應進士舉不第後,仍留在長安獻賦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但因在玄宗面前誦詩“不才明主棄”,惹玄宗不悅,未得重用。
寄情山水:仕途受挫後,輾轉於襄陽、洛陽等地,與姚崇後人交遊贈詩。後又遊歷江南,尋訪名山古剎,題壁賦詩。開元二十三年,韓朝宗欲舉薦他,卻因他與好友宴飲而錯過約定。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闢他為從事,後因患背疽辭去幕府之職,回襄陽治病。
晚年離世: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北歸途徑襄陽,訪孟浩然,二人相見甚歡,因縱情宴飲,飲食犯忌,孟浩然背疽復發,不治而亡。
2. 詩歌成就:
題材風格:其作品以五言詩見長,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詩風清淡自然,不事雕琢,善於用平淡的語言描繪出自然景物的神韻和田園生活的閒適。例如《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整首詩意境清新,畫面感強,讓人感受到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藝術手法:在創作上,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細膩入微,常常能以簡潔的文字營造出深遠的意境。比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邊的景色,表達了詩人的羈旅之愁。他的詩歌還注重形象,情興相會,將難以描摹的情感透過意象呈現得蘊藉深微。
影響:孟浩然被譽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先驅,對唐代之前山水詩的藝術風格有著很好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他的詩風對後世的山水田園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 人物評價:在生前便享有盛譽,得到了許多詩人的讚譽。李白讚譽他“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杜甫稱讚他的詩作“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
韋應物(約 737 年 - 約 792 年),字義博,出生於京兆杜陵,是唐代官員、山水田園詩人,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為“王孟韋柳”。以下是對他的具體介紹:
1. 生平經歷:
早年任御前侍衛:韋應物出身於京兆韋氏家族,家世顯赫。他十五歲時便成為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前侍衛,過著奢華的生活,這段經歷在他的《燕李錄事》《溫泉行》《逢楊開府》等作品中有所記錄。
安史之亂後的轉變: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逃往蜀地,韋應物重返太學。此後,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走上仕途。
仕途坎坷:他先後擔任過洛陽丞、京兆府功曹參軍、鄂縣令、吏部員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等官職。在官場中,他剛正不阿,曾得罪不少人,也多次遭遇挫折和貶謫。比如在擔任洛陽縣丞期間,看到洛陽戰後的荒涼景象,寫下了相關的詩作;在滁州、江州等地任職時,對百姓的困苦生活深表同情,並在詩中有所體現。貞元七年(公元 791 年)從蘇州刺史退職,被世人稱為“韋蘇州”,最後死於蘇州官舍。
2. 創作特點:
取材山水田園:韋應物以山水田園詩著稱,這些詩大多是在滁州、江州和蘇州做官時創作的。其山水田園詩具有寫實的特徵,既反映了他亦官亦隱的生活方式,又描繪了與他生活相關的具體內容,如齋宴、寄贈、送別等。
詩風平淡自然:他的詩歌風格平淡、自然,蘊含著一種“高趣”。如“道心淡泊對流水,生事蕭疏空掩門”,便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寫照,字裡行間透露著閒淡情懷。
情景交融:在描繪自然山水時,主、客體並行,能將景色與詩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