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章 權力滋味美如酒 (第2/2頁)

加入書籤

藩之外,悉數都在京師。

如今國朝大喪,新帝繼位,藩王都在京師聚集已久,恐生非議,應當放歸藩地。

藩王在京師非議與不法,不過是芥蘚之疾,臣認為天下藩王的禍端,還有更深刻的根源。

太祖封藩天下,給於藩王開府許可權,配三衛府兵,同時又不受節制,縱觀歷史這才是取禍之道。

臣冒死進諫,陛下是隔代繼承,雖然法統無可指摘,但是陛下的叔叔們,心中未必服氣啊。

所以臣希望陛下,充分考慮,應考慮削藩之法啊。”黃子澄一臉凝重的對著朱允炆說道。

黃子澄說完之後,齊泰上前說道:

“陛下,如今天下藩王手握重兵,自甘肅至遼東,有九大塞王鎮守,合計兵員二十一萬餘,漠南衛所十六萬餘。

雖晉王、秦王已然薨逝,但其兵力併為減少。肅王、谷王、代王、慶王實力雖然兵力稍弱,但依舊扼守重鎮,手握甲士。

其中最憂心的是遼王、燕王、寧王之兵最為強盛。遼王騎兵六萬餘,扼守遼東苦寒,兵將悍勇非常。

寧王控弦八萬餘,戰車六千,更有朵顏三衛精銳騎兵,精悍難擋。

燕王雖然只有六萬餘將兵,但皆是百戰精銳。再加上燕王愛兵如子,屢施恩惠,軍中不知陛下,只知燕王,這樣下去恐有禍端。

臣等日夜難寐,願陛下早下決斷,裁撤藩王,將兵權收歸五軍都督府,方可為陛下所控,方可安天下臣民之心,方可安天下太平......”。

“朕何嘗不知,然此策是太祖他老人家,嘔心瀝血得意之作,已然寫入皇明祖訓。

他老人家生前也與朕探討過此事。當時朕對他老人家說,只要諸位皇叔不負朕,朕定不負諸位皇叔,

讓他們永鎮大明邊塞,為我大明永遠的屏障。”朱允炆裝作為難之色說道。

朱允炆心裡想著考一考這二人,能不能說出一些真知灼見。

畢竟朱元璋留下爛攤子,還是需要自己收拾的。黃子澄有句話說的非常在理,雖然自己繼承皇位,從法統之上無可指摘。

但是自己那些叔叔們未必會服氣,藩王們手握著兵權,雖然不可能全部的聯合起來。

假如他們暗中聯合起來,對自己施政也是很難以忽視的一股力量。

當初朱元璋為了削弱淮西勳貴集團兵權,但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必須強邊疆防禦,增加兵權。

然而淮西勳貴集團的權力,在開國之後已然達到頂峰,這個時候變成了洪武朝的主要矛盾。

所以朱元璋想要削弱勳貴領兵權,置藩王於邊塞,建藩王衛。

從北向南封25位藩王,同時設定三道防線,可謂是用心良苦,當然後世皇帝留下個難題。

如果後世皇帝想有所作為,就要拿兵權,而拿兵權就必須削藩,如果後世皇帝無所作為,就間接導致諸藩合力就有能力把皇帝推翻。

更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訓中還寫了一條“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那麼這樣可以理解為,這樣就給了強大的藩王造反的理由,大明這皇帝之位,只能爛在老朱家的鍋裡,別人休想染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