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甘露之變”之後的大唐(二) (第2/3頁)

加入書籤

緊接著,河陽民亂蔓延到宣武軍。

《舊唐書》說宣武軍節度使王智興“乘險蹈利,犯上無君,豺狼噬人,鵂鶹幸夜……”是個貪婪暴虐、虎狼禽獸之輩。

王智興擔任宣武軍節度使之後,因為地方財政流失嚴重,他竟然直接縱兵大掠鹽鐵院儲藏的錢幣和布帛,以及諸道向朝廷進奉而經過汴河中的船隻,商人和行人在船上的財物。

更為讓人震驚的是這貨還私自加稅,在運河上設立關卡,收取過稅。

另一方面,他上不賞兵士,下不恤黎民。搜刮來的錢財,都用來交結權貴幸臣,以至於被冊拜太傅, 封雁門郡王。 遷忠武 、河中、宣武三鎮節度使。

王智興對部下殘虐無道,經常以打罵兵士為樂,甚至讓兵士持刃搏擊以做嬉戲(有沒有角鬥士的既視感)。

河陽鎮發生民亂之後,宣武軍也發生了民亂,王智興緊急調派鎮兵前往鎮壓,但是又非常吝嗇的不給兵士們開拔費。

兵士們忍無可忍,起兵殺死王智興,推舉兵馬使石雄為節度使。

這個石雄可不得了,兩唐書贊他:\"敢毅善戰,氣凌三軍\"、\"沉勇徇義,臨財甚廉\"。他曾是王智興麾下的捉生兵馬使,只因作戰勇敢又愛護士兵,於是贏得眾將推服。

原本的歷史上,太和三年(829年)二月,王智興對部下殘虐無道,軍中打算驅逐王智興,然後擁立石雄為節度使。

王智興得知後,趁著石雄在前線作戰立功的機會,奏請朝廷任命他為刺史,朝廷於是任命石雄為壁州刺史。

石雄離開武寧軍後,王智興殺死軍中平日和石雄關係密切的將士一百多人。

四月,王智興奏稱石雄煽動軍情,請朝廷把他殺掉。唐文宗知道石雄無罪。於是,下令免死,流放白州。

但是因為黃巢的亂入,李同捷叛亂被康承訓給平定了,這件原本發生在王智興平定李同捷叛亂期間的事情沒有發生。

但是歷史的糾錯性還是把這一幕上演了。不過結果卻是王智興被殺,石雄被推舉為節度使。

王智興被殺後他的兒子忠武軍節度使王宰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朝廷誅殺石雄,為自己父親主持公道。

朝廷遂宣佈不承認張方和石雄的節度使職位,命令忠武軍、昭義軍、武寧軍、義成軍等周邊藩鎮平定河陽軍、宣武軍叛亂。

另一方面王宰起兵八萬攻打宣武軍。

石雄被推舉為節度使之後主動聯絡河陽軍,學著河南道各藩搞連結自保。

同時,石雄以宣武鎮、河南道經濟一體化為籌碼向河南道鹽鐵院院使黃巢請求軍事援助。

黃巢援助宣武軍全鋼甲五百副,精鋼橫刀一萬把,並派遣軍事顧問團(學生軍見習生)前往宣武軍觀陣。

太和四年(公元838年)春,忠武軍、宣武軍之間的戰爭爆發。

由於兩鎮都是擁兵十萬的強軍藩鎮,所以這次戰爭規模非常巨大。

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兩鎮都獲得了外部支援,所以這場戰爭蔓延許久,逐漸把周邊藩鎮也牽扯進來。

中原大戰爆發了!

沒想到的是就在中原打成一鍋粥的時候,中央朝廷也不消停。

太和四年,六月,甲子(初五),宰相李石上朝時,半路上有盜賊用弓箭暗殺他,受了輕傷,左右侍從一鬨而散。

李石的馬受驚後馳回他的住宅,又有盜賊在街坊的門口進行攔擊,斬斷馬的尾巴。李石倖免於難。

唐文宗得知後大驚,下令神策軍和禁軍六軍派兵防衛宰相,同時下敕,命朝廷內外迅速派人捉拿刺客,最後一無所獲。

乙丑(初六),百官僅僅九個人去上朝。京城幾天後才安定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