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8章 轉爐鍊鋼 (第2/4頁)

加入書籤

文發明的灌鋼法。就是把液態生鐵澆注在熟鐵上,經過幾度熔鍊,使鐵滲碳成為鋼。由於是讓生鐵和熟鐵\"宿\"在一起,所以煉出的鋼被稱為\"宿鐵\"。

唐朝的陌刀就是用灌鋼法生產的。

但是不管哪種鍊鋼法,這些方法都有著效率低、成本高、產量小的缺點。

黃巢當然忍不了,所以黃巢就扔給黑牛一本簡化版《軍地兩用人才之友》(黃巢沒有開掛,真是記不住全部),裡面不光有小高爐鍊鐵法還有轉爐鍊鋼法。

在經歷了上百次實驗失敗後,黑牛領著一眾鐵匠終於造出來看上去算是合格的轉爐,為了保佑能夠這次點火成功,所以他們才會來祭祀爐神姑。

所謂轉爐就是爐體可轉動,用於吹煉鋼或吹煉鋶的冶金爐。轉爐爐體用鋼板製成,呈圓筒形,內襯耐火材料,吹煉時靠化學反應熱加熱,不需外加熱源,以液態生鐵為原料直接吹煉為鋼。

轉爐鍊鋼的關鍵是如何製取氧氣,因為吹煉需要用氧氣,這一度難倒了黃巢,後來還是黃爸爸給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因為黃爸爸在參與《大唐會典》編輯的時候發現了一本書。

這本書書名叫《平龍認》,作者是馬和,著作年代是唐代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這是一本講述如何在尋找“龍脈”的堪輿著作,裡面提到,空氣中存在“陰陽二氣”,用火硝、青石等物質加熱後就能產生“陰氣”;水中也有“陰氣”,它和“陽氣”緊密結合在一起,很難分解。

黃巢仔細一想,馬和所說的“陰氣”不就是就是氧氣嗎?

正好,黃巢正在籌建水泥廠,這生產水泥就用到青石(也就是石灰石),這玩意兒在淄州真是不要太多,所以製氧的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解決了氧氣問題,轉爐鍊鋼的最大難題也就攻克了,所以今天轉爐鍊鋼的第一次正式冶煉就要開始了。

隨著黑牛一聲令下,各個工序有條不紊地開始配合工作。

整個鍊鋼過程需要經歷:

1、上爐出鋼、倒渣,檢查爐襯和傾動裝置等並進行必要的修補和修理;

2、傾爐,加廢鋼、兌鐵水,搖正爐體(至垂直位置);

3、降槍開吹,同時加入第一批渣料(起初爐內噪聲較大,從爐口冒出赤色煙霧,隨後噴出暗紅的火焰;3~5min後矽錳氧接近結束,碳氧反應逐漸激烈,爐口的火焰變大,亮度隨之提高;同時渣料熔化,噪聲減弱);

4、3~5分鐘後加入第二批渣料繼續吹煉(隨吹煉進行鋼中碳逐漸降低,約12分鐘後火焰微弱,停吹);

5、倒爐,測溫、取樣,並確定補吹時間或出鋼;

6、出鋼,同時(將計算好的合金加入鋼包中)進行脫氧合金化。

轉爐鍊鋼的速度快,第一爐鋼只用了一個時辰就煉了出來。

等到紅通通的鋼水從爐口中倒入模具,最後逐漸冷卻。

黑牛急忙抄起鋼坯,看看、敲敲、聽聽,然後大聲宣佈:“我們成了!”

然後人群中爆發出震天般的歡呼,不只是因為他們達成了一項歷史成就,還因為他們獲得了黃巢剛剛設立的專案獎金。

黑牛一個人就獨得一千貫,瞬間成為財主老爺,其他參與專案的鐵匠也獲得了200—500貫不等的鉅額獎勵。

黃巢的獎勵可比皇帝動不動就賞賜萬金(也就是一萬枚銅錢,相當於十貫)這樣的獎勵慷慨多了,當然由於技術是黃巢提供的,所以課題組無法獲得專利收益。

不過也足以讓這些勞苦了一輩子的鐵匠們歡欣鼓舞了,更重要的是憑藉此功,他們的職稱等級至少能提高三級,後半輩子算是端穩了鐵飯碗了。

“黑牛總工,趕緊安排人打造兵器,送往滄州,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